滕县时同年西园

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我独种松柏,守此一片心。

君看闾里间,盛衰日骎骎。

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

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

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

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

养此霜雪根,迟彼鸾凤吟。

池塘得流水,龟鱼自浮沈。

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

岂独蕃草木,子孙已成林。

拱把不知数,会当出千寻。

樊侯种梓漆,寿张富华簪。

我做西园诗,以为里人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人人都栽种榆树柳树,期待它们带来大片阴凉。
唯独我种植松柏,坚守着这一片赤诚之心。
你看那乡间邻里,兴盛衰落日新月异。
种树而不种德行,相聚离散就像飞鸟一样无常。
老去时我不再认识,这用心有多么深远。
了解人品,我得到了几位贤士,看重道义超过千金。
西园是我亲手开辟,珍贵树木来自千山万岭。
滋养这些经霜耐雪的根系,等待凤凰鸣叫的那一天。
池塘有了流水,龟鱼自在浮沉。
幽静的桂树日夜生长,洁白的花朵点缀青衫。
岂止是繁茂的草木,子孙已成一片林海。
粗大的树干难以计数,将来定会长到百尺高。
樊侯种植梓树和漆树,寿张之地富人以华贵装饰。
我写下这首西园诗,作为对乡人的告诫和训诫。

注释

榆柳:两种常见的树木,象征着阴凉和安宁。
十亩阴:大片阴凉,形容树木成荫的效果。
松柏:常用于象征坚贞不屈的品质。
一片心:指作者坚守的信念或忠诚。
闾里:乡里,社区。
骎骎:形容事物发展迅速。
德:道德,品德。
飞禽:鸟类,比喻人事的无常。
千寻:极言树木之高,古代八尺为一寻。
樊侯:可能指历史上的人物,这里代指有远见的人。
里人箴:对乡人的规劝或警戒之言。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滕县西园》。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诗中“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片心。”两句,表达了作者与众不同的选择。榆柳容易成长,迅速形成树荫,而松柏则生长缓慢,但能久立不倒。这既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象征着人生的选择和坚持。

“君看闾里间,盛衰日骎骎。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作者提醒人们观察邻里之间树木的兴衰变化,指出种植树木容易,但培养品德却难能可贵。这两句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老时吾不识,用意一何深。”诗人表达了对自己选择和坚持的反思,即使到了老年,也无法完全理解自己当初用心种植松柏的深远意义。

接下来的几句“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西园手所开,珍木来千岑。”表达了作者对于识才和重视情谊的看重,以及对自己在西园中亲手种植的珍贵树木的自豪。

“养此霜雪根,迟彼鸾凤吟。池塘得流水,龟鱼自浮沈。”描绘了西园中松柏承受严寒,池塘中有流水,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享受。

“幽桂日夜长,白花乱青衿。岂独蕃草木,子孙已成林。”诗人赞美园中的桂树常青,白花盛开,其子孙后代也如同森林一般繁盛。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映射出作者对于家族和社会的期望。

最后,“拱把不知数,会当出千寻。樊侯种梓漆,寿张富华簪。”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西园中树木数量的不确定,以及将来可能成就巨大的期待,同时也提到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种植故事。

“我做西园诗,为里人箴。”这句结尾,显示苏轼通过这首诗向当地人民传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警示和教诲。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其一)

霜叶投空雀啅篱,上楼筋力强扶持。

对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须聊自欺。

无事亦知君好饮,多才终恐世相縻。

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其二)

接果移花看补篱,腰镰手斧不妨持。

上都新事长先到,老圃闲谈未易欺。

酿酒闭门开社瓮,杀牛留客解耕縻。

何时得见纤纤玉,右手持杯左捧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鹿鸣宴

连骑匆匆画鼓喧,喜君新夺锦标还。

金罍浮菊催开宴,红蕊将春待入关。

他日曾陪控禹穴,白头重见赋《南山》。

何时共乐升平事,风月笙箫坐夜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师同游戏马台,书西轩壁,兼简颜长道二首(其一)

古寺长廊院院行,此轩偏慰旅人情。

楚山西断如迎客,汴水南来故绕城。

路失玉钩芳草合,林亡白鹤古泉清。

淡游何以娱庠老,坐听郊原琢磬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