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刘郎浦

挂帆早发刘郎浦,疾风飒飒昏亭午。

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

十日北风风未回,客行岁晚晚相催。

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早晨扬帆离开刘郎浦,强劲的风吹得亭午时分也昏暗不明。
船舱里每天都弥漫着沙尘,岸边空荡的村庄里尽是凶猛的豺虎。
连续十天北风不止,旅途在年终的寒冷中加速逼近。
我已厌倦与渔夫为伴过夜,决定穿着黄帽青鞋踏上归途。

注释

挂帆:扬帆。
刘郎浦:地名,可能指刘禹锡诗中的刘郎浦(今湖南岳阳附近)。
疾风:猛烈的风。
亭午:正午。
沙尘:形容环境恶劣。
空村:荒废无人的村庄。
豺虎:比喻强盗或危险人物。
北风:冬季的寒风。
岁晚:年底。
晚相催:加速逼近。
白头:指年老。
渔人:打鱼的人。
黄帽青鞋:简朴的装扮,表示回归田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江上行舟图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抒发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感。诗人选取刘郎浦这一特定的地名,开篇即展现出迅速启航、乘风破浪的情景,但随后却转入昏暗的气氛和荒凉的景象,通过“疾风飒飒”、“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营造了一种急迫而又萧瑟的氛围。

诗人接着写道“十日北风风未回”,表达了对归期的渴望与等待之中的无奈。接下来的“客行岁晚晚相催”则透露出旅途中年迈感和被迫不断前行的情状,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在这里得到了强烈的体现。

最后两句“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苍老,更通过渔人这个边缘人物的陪伴,以及特定的服饰——黄帽青鞋,勾勒出一种超脱世俗、无奈漂泊的形象。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人杜甫独有的风格,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写照。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发同谷县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煖席。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

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

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形式: 古风

发秦州

我衰更懒拙,生事不自谋。

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

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

草木未黄落,况闻山水幽。

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

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

密竹复冬笋,清池可方舟。

虽伤旅寓远,庶遂平生游。

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

应接非本性,登临未销忧。

溪谷无异石,塞田始微收。

岂复慰老夫,惘然难久留。

日色隐孤戍,乌啼满城头。

中宵驱车去,饮马寒塘流。

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

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发阆中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