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章显父推官改官

高堂夫人九十馀,一子晚方趋仕途。

前年封邑非子致,更待子荣新命书。

子纡墨绶来汉东,百里气和年屡丰。

声名籍籍动群耳,还似当时诗赋中。

诸公欲默安得已,争溯日边飞荐纸。

拔身左选归尚书,摅发平生从此始。

摅发平生从此始,未足为子增欣喜,所喜荣亲有期矣。

郡邑疏恩寿齯齿,斑衣儿啼奉甘旨。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夫人九十多岁,其子晚年才步入仕途的情景。诗中提到,儿子在汉东地区担任官职,治理有方,使得当地百姓生活安定,年年丰收。儿子的名声因此广为人知,仿佛回到了当年诗赋传颂的时代。众多官员纷纷上书推荐,最终儿子被提拔为尚书,得以施展平生抱负。

诗中表达了对儿子仕途顺利的喜悦,同时也对能够使母亲享受到荣华富贵的未来充满期待。郡县官员也因这份恩情而感到欣慰,家中的老人得以享受天伦之乐,儿孙环绕,共享天伦之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与亲情的温暖,以及对官员为政一方、造福百姓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寄仲弓

道德不与禄位期,富贵自随时命至。

君宾以明故自销,禦寇于羊知去意。

城南岂复异墙东,诗句由来胜刺字。

直作朱游真丈夫,莫使小生敢相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次德符韵六诗.书怀二首(其一)

秋容未觉成萧飒,脩竹疏桐阴四匝。

先生归驾挟西风,堕我南堂似凋叶。

对床邀月入高谈,梦想从来谢三接。

是非火作正炎空,忍与纷纷竞牙颊。

莫欺鸥鸟不知人,须信天机在眉睫。

妙哉托处无何乡,一念能回百千劫。

君诚有意涉其流,请为安行具舟楫。

形式: 古风

次德符韵六诗.书怀二首(其二)

木杪秋风鸣飒飒,环步空亭日千匝。

忽迂征辔入衡门,共看霜轮上云叶。

紫烟收尽拟阶升,白露漙空欣手接。

何须清酌浣枯肠,自觉爽气滋双颊。

可怜末路竞牛毛,不悟劳生寄蚊睫。

向非霸处务功成,争得盟时遭智劫。

西山君故有风期,我亦从今理归楫。

形式: 古风

次德符韵六诗.分韵见简

幽人寄岩谷,志士从簪缨。

所尚初不同,出处皆有行。

夫子胡为哉,饮露餐秋英。

和璧以为质,黄钟以为声。

皎皎文史中,久作星斗明。

一见辄心降,端如屈人兵。

天意亦可料,祸患矧已经。

岂其礼乐时,而不收圭珽。

故知阿衡任,便是西山清。

我岂夫子徒,猥辱薮泽并。

驱车远过我,为我开天庭。

凡今落松麈,皆昔所未聆。

念此坐相阻,三十六峰横。

子言不子随,犹得座右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