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十二首(其十六)

凿井取泉饮,上山采薇食。

岂不信憔悴,所愿皆我力。

泉也非难致,薇也亦易得。

志士耻徒饱,众人苟所获。

牺牲畏刍拳,樊笼害羽翼。

悟理宜在早,无为晚更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的《杂诗二十二首》中的第十六首。诗中以凿井取水、上山采薇为喻,表达了一种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诗人通过描述“泉”与“薇”的易得,与“志士”与“众人”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诗中提到“牺牲畏刍拳,樊笼害羽翼”,形象地描绘出个体在社会束缚下难以展翅高飞的困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反感。最后,“悟理宜在早,无为晚更惑”一句,强调了及时觉醒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避免因迟疑而陷入更深的迷惑。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七)

蛟龙蟠深泥,鱼龟颇同调。

变化且何有,蝘蜓亦可笑。

煌煌千金珠,百仞閟其耀。

风雷在所遇,隐显始独妙。

屈身天地间,微物安得料。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八)

伯夷逃西山,尼父居九夷。

世苟不我用,我方从此辞。

道悠岂忌远,义丰不云饥。

世非乏贤士,为问从者谁。

由也实好勇,叔齐固同时。

舍此乃无人,籧篨而戚施。

远矣千岁后,怆焉我心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九)

道薄德亦散,功名为时须。

用力世所贤,守正众云愚。

智者竞蒿目,小人复迩图。

悠悠三季后,此风益已渝。

安知治未病,舐痔而多车。

尧舜无能名,越哉巳矣夫。

形式: 古风

杂诗二十二首(其二十)

雍门妙弦歌,哀响激人耳。

伟哉孟尝君,慷慨泪如水。

当生复念死,谁谓悲能已。

丝桐信感人,世固乏之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