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晦庵呼我住山南,五老人知百不堪。
极目无穷江渺渺,满头归去雪毵毵。
吾生只可龟藏六,世事何如狙赋三。
政有梅花管迎送,岁寒行路饱曾谙。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野归隐图。"晦庵呼我住山南,五老人知百不堪"表达了诗人被朋友劝说居住在山南,并且得到了五位长者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明白诗人的选择是多么的艰难与不易。
"极目无穷江渺渺,满头归去雪毵毵"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面对着连绵不绝的江水和茫茫白雪,无限的感慨涌上心头。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吾生只可龟藏六,世事何如狙赋三"中,“龟藏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狙赋三”则是对世事变迁的无奈感慨。诗人通过这些数字象征,抒发了生于斯、死于斯的哲学思考。
最后两句"政有梅花管迎送,岁寒行路饱曾谙"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诗人在严冬之际,依旧能感受到梅花带来的生机,也透露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怀,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隐居山林的心境。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击碎珊瑚小作珠,铸成金弹密相扶。
罗襦襟解春葱手,风露气凉冰玉肤。
并世身名杨氏子,旧家门户北村卢。
知音未必能知味,曾遣青衫泪湿无。
短簟相携入薜萝,且容眠石略婆娑。
未曾八月暑如此,何处中秋天最多。
一壑风烟贫受用,百年时序老消磨。
夕阳篱落谁横笛,似识山樵扣角歌。
江皋误洗荷锄手,滴尽沧浪书满家。
第一讳穷人谬甚,再三称好子虚耶。
霜眠茅屋可无酒,春到梅梢怕有花。
烦见歙州梁别驾,为言诗骨雪槎牙。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攲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