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词(其九)

翠华相望不相闻,空却巫山一片云。

何事梦中还万里,竟令无路近明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昭君词(其九)》,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王昭君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翠华相望不相闻”,描绘了王昭君远嫁异域的情景。翠华,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的华丽车驾,这里借指昭君。相望,即遥望之意,但“不相闻”则暗示了昭君与故国之间沟通的断绝,表达了她与家乡的隔绝之感。

“空却巫山一片云”,进一步渲染了昭君远离故土的孤独与寂寞。巫山云雨,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典故,常用来形容男女情爱或离别之情。此处“空却”二字,强调了昭君虽身处异乡,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的渴望。

接下来,“何事梦中还万里”,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不解与同情。在梦中,昭君似乎回到了万里之外的故乡,但这只是梦,现实却是无法逾越的万里的距离。这句诗既是对昭君命运的感叹,也是对现实与梦想之间巨大差距的深刻揭示。

最后,“竟令无路近明君”,点出了昭君最终未能接近明君,实现自己心愿的悲剧结局。这里的“明君”既可理解为汉元帝,也可泛指理想中的君主。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深深惋惜和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昭君词(其十)

谁将弦管奉君王,明月楼中夜未央。

出塞声高调不得,由来此曲断人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昭君词(其十二)

凤钗鸾镜久生尘,三月胡天不识春。

寄语女郎须爱惜,从来脂粉误人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昭君词(其十四)

见说苍梧杳霭间,风波帝子几时还。

胡沙恨是无湘竹,泪洒千行不作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昭君词(其十五)

八月天山雨雪重,梦中犹记采芙蓉。

当时水殿争凉处,同伴如今可忆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