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铜官山无畏庵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禅意之深。智舷以细腻的笔触,将铜官山的自然景观与庵内的情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先,“铜官鞠为草,孰识此岭下。”开篇即以“鞠”字点出山中草木繁茂,暗示了隐秘而幽静的环境。接着,“松似天目移,山如巨然画。”通过比喻手法,将山中的松树比作移自天目的奇松,山峦则如同巨然大师的山水画卷,形象地展现了山林之美。
“猛虎户外睡,古月泉上挂。”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庵内的宁静与神秘。猛虎在户外沉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力量的守护;古月挂在泉上,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禅宗智慧的隐喻。
“遐想无畏师,此中住持罢。”表达了诗人对于无畏师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庵内生活状态的向往。无畏师作为庵内的住持,其精神与智慧影响着庵内的每一个人。
最后,“外人不曾闻,前僧后僧话。”强调了庵内的秘密与独特性,只有内部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奥义。而“应是古道场,同门不同舍。”则揭示了庵的历史与传承,虽然成员各异,但都遵循着相同的修行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铜官山无畏庵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禅宗思想的深刻内涵。智舷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精神世界,感受其中的宁静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