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铜官山无畏庵作

铜官鞠为草,孰识此岭下。

松似天目移,山如巨然画。

猛虎户外睡,古月泉上挂。

遐想无畏师,此中住持罢。

外人不曾闻,前僧后僧话。

应是古道场,同门不同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铜官山无畏庵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禅意之深。智舷以细腻的笔触,将铜官山的自然景观与庵内的情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先,“铜官鞠为草,孰识此岭下。”开篇即以“鞠”字点出山中草木繁茂,暗示了隐秘而幽静的环境。接着,“松似天目移,山如巨然画。”通过比喻手法,将山中的松树比作移自天目的奇松,山峦则如同巨然大师的山水画卷,形象地展现了山林之美。

“猛虎户外睡,古月泉上挂。”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庵内的宁静与神秘。猛虎在户外沉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力量的守护;古月挂在泉上,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禅宗智慧的隐喻。

“遐想无畏师,此中住持罢。”表达了诗人对于无畏师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庵内生活状态的向往。无畏师作为庵内的住持,其精神与智慧影响着庵内的每一个人。

最后,“外人不曾闻,前僧后僧话。”强调了庵内的秘密与独特性,只有内部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奥义。而“应是古道场,同门不同舍。”则揭示了庵的历史与传承,虽然成员各异,但都遵循着相同的修行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铜官山无畏庵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禅宗思想的深刻内涵。智舷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精神世界,感受其中的宁静与智慧。

收录诗词(44)

智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简道可法兄

顷读蕉上咏,畴不尔倾倒。

言外托微旨,拙中寓大巧。

咏歌已臻此,赏识应不少。

如何壮齿时,不得展所抱。

遁迹此湖山,忘机如鸥鸟。

白云与往还,童子日围绕。

长者未弱冠,次者发覆脑。

更有六七人,聪慧益稚小。

有时瞰师出,非蛮即斗草。

礼法未易闲,天机不欲矫。

若问祖师意,当下无不了。

相知寡老成,孰若此幼好。

百年俯仰间,取足便烦恼。

目前苟可娱,此外一齐扫。

形式: 古风

夏日南庵诸子见过(其一)

偶然憩南野,高荫欣古木。

室中晤言稀,树下坐忘独。

枉棹来故人,逗啸看新竹。

深林长闭门,丰草高于屋。

何物款素心,愿言宵炳烛。

形式: 古风

南庵殷方叔高元雅郁伯承见过

野处虽已适,久不闻高咏。

刻烛夜何短,含毫晓未竟。

微雨原上来,洗我竹林净。

荷池涨莫知,松檐溜可听。

扁舟勿遽还,出浦风波劲。

形式: 古风

题郁氏古村图

仲夏喜无事,披图探野趣。

不离方寸间,写出几村树。

鸟道入高冥,人家在烟雾。

溪口挽钓船,草际横樵路。

是谁幽栖士,遗韵宛如故?

掩映屋东西,松竹凌霜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