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南庵诸子见过(其一)

偶然憩南野,高荫欣古木。

室中晤言稀,树下坐忘独。

枉棹来故人,逗啸看新竹。

深林长闭门,丰草高于屋。

何物款素心,愿言宵炳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智舷在夏日午后偶然来到南野,享受着古木的高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场景。诗中通过“室中晤言稀,树下坐忘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远离尘嚣,沉浸在自然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接着,“枉棹来故人,逗啸看新竹”则展现了诗人与老友重逢的喜悦,他们一同欣赏着新生的翠竹,笑声回荡在山谷之间,充满了友情的温暖和生活的乐趣。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相聚,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慰藉。

最后,“深林长闭门,丰草高于屋。何物款素心,愿言宵炳烛。”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另一面——深居简出,与世无争,周围是茂盛的草地,甚至超过了房屋的高度,营造了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诗人在夜晚点亮烛光,似乎在等待着某种心灵的触动或启示,表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渴望,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4)

智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庵殷方叔高元雅郁伯承见过

野处虽已适,久不闻高咏。

刻烛夜何短,含毫晓未竟。

微雨原上来,洗我竹林净。

荷池涨莫知,松檐溜可听。

扁舟勿遽还,出浦风波劲。

形式: 古风

题郁氏古村图

仲夏喜无事,披图探野趣。

不离方寸间,写出几村树。

鸟道入高冥,人家在烟雾。

溪口挽钓船,草际横樵路。

是谁幽栖士,遗韵宛如故?

掩映屋东西,松竹凌霜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于黄山指月庵

今年季秋与孟冬,余也踏遍黄山峰。

归来相对数竿竹,倦锡倚壁雪满屋。

送君手捉天台藤,打破子陵滩下冰。

欲识君家读书处,只问丹台指月僧。

形式: 古风

过天放庵

结茅野田外,犹自苦逢迎。

遂拟径常塞,不容人暂行。

日高僮仆睡,花落鸧鹒鸣。

竹户忆曾启,饭僧炊午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