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郁氏古村图

仲夏喜无事,披图探野趣。

不离方寸间,写出几村树。

鸟道入高冥,人家在烟雾。

溪口挽钓船,草际横樵路。

是谁幽栖士,遗韵宛如故?

掩映屋东西,松竹凌霜露。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一幅郁氏古村图,展现了仲夏时节的乡村生活景象。开篇“仲夏喜无事,披图探野趣”便营造出一种闲适愉悦的氛围,仿佛读者也随着诗人的脚步,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探寻着乡村的野趣。

“不离方寸间,写出几村树”,虽是方寸之图,却能勾勒出几片村落的轮廓,展现出画家的匠心独运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接着,“鸟道入高冥,人家在烟雾”,描绘了山间小径蜿蜒曲折,通往云雾缭绕的村庄,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感觉。

“溪口挽钓船,草际横樵路”,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场景:溪边有人垂钓,草地上有人砍柴,生活节奏平和而有序。这些细节的描绘,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

最后,“是谁幽栖士,遗韵宛如故?”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隐居之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幅画作所蕴含的深邃意境。结尾“掩映屋东西,松竹凌霜露”,以松竹的坚韧不拔,象征着隐士的品格,以及自然界的永恒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4)

智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于黄山指月庵

今年季秋与孟冬,余也踏遍黄山峰。

归来相对数竿竹,倦锡倚壁雪满屋。

送君手捉天台藤,打破子陵滩下冰。

欲识君家读书处,只问丹台指月僧。

形式: 古风

过天放庵

结茅野田外,犹自苦逢迎。

遂拟径常塞,不容人暂行。

日高僮仆睡,花落鸧鹒鸣。

竹户忆曾启,饭僧炊午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履实上人新居

头陀冢閒住,鬼食夜常分。

密行许谁识,微言期自闻。

树阴初上月,水气晚为云。

别有示心处,不资半偈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秋日奉怀真如大师

萧条无一事,日久坐茅斋。

古树不知岁,落叶常满阶。

凉风善多病,暮雨生秋怀。

南寺有良晤,清言独伤乖。

形式: 古风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