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怀(其二)

临秋河汉仄,三五明月光。

独坐念婉娈,佳人杳难忘。

绮阁翠羽闼,玉井黄金床。

忆昔奉君欢,徘徊令心伤。

鸿鸟飞南征,浮云随风翔。

岂无尺书札,天远不得将。

登高散郁抑,旷野何茫茫。

赖有游梦魂,聊以慰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夜银河倾斜,明月高悬的情景,内心涌起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临秋河汉仄,三五明月光”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渲染情感氛围,银河倾斜,明月如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夜晚景象。

接着,“独坐念婉娈,佳人杳难忘”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对佳人的深深怀念,即使佳人远在天边,思念却难以忘怀。这种情感的表达,细腻而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情。

“绮阁翠羽闼,玉井黄金床”描绘了诗人想象中佳人所在的华丽居所,通过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进一步强化了对佳人的美好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忆昔奉君欢,徘徊令心伤”回忆起往日与佳人的欢乐时光,如今却只能徘徊于思念之中,心中充满了哀愁。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鸿鸟飞南征,浮云随风翔”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暗示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佳人的牵挂与期待。

“岂无尺书札,天远不得将”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之情,但因距离遥远而无法实现的愿望,体现了通信不便时代人们情感交流的局限性。

“登高散郁抑,旷野何茫茫”描述了诗人登高望远,试图排解心中的郁闷,但看到的是广阔而空旷的田野,心情依旧难以释怀。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赖有游梦魂,聊以慰中肠”表达了诗人虽然现实中无法与佳人相聚,但仍然寄希望于梦境,以此来慰藉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这种对梦境的寄托,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对美好情感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佳人的深切怀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杂怀(其三)

旸晖入绮树,和气袭高堂。

嘉宾四面来,绮缟夹车厢。

鹿鸣奏雅曲,钟鼓何喤喤。

丽鸟盻庭柯,缀舞纷纵横。

三星在东户,起视夜未央。

乐者情以适,愁者情以伤。

我有所怀念,邈在天一方。

独有黄鹄飞,可以解我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别后再赠德涵

浮岚冒晴巘,惊风振华林。

枉节回峻坂,高舆出遥岑。

层丘既窈窕,郁木亦萧森。

君子荐芳酌,昭言开素襟。

忧时富危论,探道生遐心。

悲帝苍梧遥,吊屈湘水深。

嗟余秉幽尚,及兹成滞淫。

徒拟孙公啸,犹带钟生音。

事变靡常涂,达机古所钦。

陶令耻折腰,三叹归来吟。

栖栖兹倦游,邈矣行抽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孟望之入试院奉怀一首

皎皎入闱月,嗈嗈度云雁。

感物念同旅,凄矣起长叹。

图史在东序,朋宴喧华堂。

三星如连珠,调琴夜未央。

昔者与子别,怅怅天一隅。

今来不尽欢,枉作同城居。

搦管隔文囿,浃旬兴颇孤。

泛舸酌霞酿,迟尔鹊山湖。

形式: 古风

杂兴

寒城迷夕眺,奔云带梁越。

昔人湖海踪,已随年代没。

萋萋泾渭春,王孙草仍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