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见海市作

我家东海滨,曾未识海市。

却笑海滨人,时时望云气。

病足僵卧寂不娱,药阑行砌须杖扶。

儿童奔走报山现,蹶起郭索行沙涂。

海人东面环指点,万象已变山容殊。

断山相连作屏障,方者如墙圜者帐。

须臾十二楼五城,幢葆旌麾非一状。

峰峦槩浮空翠中,谯橹翻悬白波上。

我其阿閦游天宫,不然诸界何虚空。

三山灵境只尺是,竹杖棕鞋胡在此。

雕镂巳泄元气亏,眩惑真疑幻人技。

昔见周行貌此图,幻怪微茫事有无。

今日沙头问潮信,始悟周行图未尽。

周郎妙笔蜃不如,羿仁赋尚惭玄虚。

阴阳阖辟互吞吐,坡老千秋更启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海市蜃楼的奇观所引发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人在海边生活,未曾亲见海市蜃楼,却对这一自然现象充满好奇与嘲笑。他以自己的病足僵卧为背景,通过儿童的奔跑与报告,描绘了海市蜃楼的突然出现,以及它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奇异变化。

诗人描述了海市蜃楼中的景象,山峦仿佛在空中浮动,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如同城墙、帐篷,甚至十二座楼阁和五座城市,旗帜、宝盖、旌旗等物态各异。山峰在翠绿的空中漂浮,城楼悬挂在白波之上,仿佛他可以遨游于天宫之中,或是穿梭于诸界的虚空之中。三山灵境近在咫尺,但竹杖棕鞋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去处。诗人感叹自然之笔超越了人工的雕琢,即使是周行的画作也无法完全捕捉到海市蜃楼的奇幻与真实。

诗中还提到了古代神话人物阿閦、周行、后羿等人,以及苏东坡等历史文人的作品,以此来表达对海市蜃楼现象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认为,海市蜃楼的景象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对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挑战,它超越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界限,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海市蜃楼这一自然奇观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艺术创造以及人类想象力的赞美。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追和东坡登州海市诗

平生诸境悟本空,亦如蜃气虚无中。

桑田身世皆幻影,何况灭没鲛人宫。

不须阴雨聚灵怪,倏见楼台成鬼工。

岂其当年鞭石者,百神于此朝祖龙。

我闻文登此去三千里,海市之现因坡翁。

坡翁巳仙彩笔在,诗句尚与潮争雄。

蓬莱方丈生肝腑,噏嘘以吐奇不穷。

少焉一碧渺云海,依然六合还昭融。

狂呼把酒快叫绝,得不鲸吸倾千钟。

我怀坡仙不可见,时捡逸史寻元丰。

挥毫有物助幻罔,研水醮尽蟾蜍铜。

嘈嘈海潮响急雨,东面而望天无风。

形式: 古风

观棋用东坡韵

木兰之阴可横几,恨无古甓累琴址。

少时嗜弈今巳忘,揩眼莫醒午睡美。

谁欤剥啄风款户,巳而客至携二士。

坐谈良久入杳冥,三人各默无有二。

欣然意足起对局,萧散殊无关布子。

渐看兀坐成枯枝,形神俱往茗何味。

小儿画纸旁纷纭,儿戏母烦问庭鲤。

世外身心物外情,了了兴亡一弹指。

经营辛苦此中人,成败须臾变惊喜。

呼儿敛子自掩扉,未歇竹炉清入耳。

形式: 古风

海禁厉黄鱼不复登嘲嗜鱼者

少时饕餮快击鲜,黄鱼但饱不论钱。

而今蔬食止鲑菜,不向鲍肆犹流涎。

两年戎马断海口,无复飞鲜登石首。

馋夫鹤颈望沧溟,瘦杀银花鲙腥手。

忆昔贡鱼来市桥,飞舠聒地喧鸣鐎。

家家开冰出红玉,插遍江南万柳条。

朱门公子恣一啖,不让饥獭逢鲿鲦。

东海老僧脂病吻,吴门刺客舞庖刀。

迩来断罟挂蛛网,仙醋流芬空握椒。

啖鳆摧颓头秃喙,弹铗饿瘦冯公腰。

何如米汁长斋客,笑指枯鱼过河泣。

倘君巳厌水梭花,为燬䲭夷种鱼术。

形式: 古风

苦雨三首(其一)得尾字

衣湿虽熏尚生虮,满阶淹浥烂庭卉。

欲观细字销昼眠,亭午暗于初月朏。

新蒲作剑长没腰,蝌斗成蛙断其尾。

茅檐决霤声沧浪,苔绣粉墙围绿扆。

未暝蕉窗风猎猎,若有红裳窥山鬼。

野夫病足难出门,一生着屐量有几。

形式: 古风 押[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