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厉黄鱼不复登嘲嗜鱼者

少时饕餮快击鲜,黄鱼但饱不论钱。

而今蔬食止鲑菜,不向鲍肆犹流涎。

两年戎马断海口,无复飞鲜登石首。

馋夫鹤颈望沧溟,瘦杀银花鲙腥手。

忆昔贡鱼来市桥,飞舠聒地喧鸣鐎。

家家开冰出红玉,插遍江南万柳条。

朱门公子恣一啖,不让饥獭逢鲿鲦。

东海老僧脂病吻,吴门刺客舞庖刀。

迩来断罟挂蛛网,仙醋流芬空握椒。

啖鳆摧颓头秃喙,弹铗饿瘦冯公腰。

何如米汁长斋客,笑指枯鱼过河泣。

倘君巳厌水梭花,为燬䲭夷种鱼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少年到老年,对海鲜的热爱与追求的变化。年轻时,诗人对新鲜海鲜的渴望如同饕餮般急切,尤其是对黄鱼的喜爱,甚至不惜金钱。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转而偏好蔬菜和鱼类,尽管如此,他对海鲜的渴望并未消减,甚至在想象中仍能感受到其美味。

诗中提到,由于战争的影响,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新鲜海鲜无法再轻易获取,尤其是石首鱼,这让他对海鲜的思念更加深刻。他以“馋夫鹤颈”自比,形容自己像一只伸长脖子的鹤,渴望着大海的美味。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对海鲜的渴望依然强烈,连制作海鲜的手艺都令他垂涎。

回忆起过去,诗人描述了市场上贡鱼的盛况,渔民们划着小船,喧闹声震天,家家户户开冰取鱼,红玉般的鱼肉插满江南的柳条。富贵人家也毫不吝啬,尽情享用海鲜,甚至超过了饥饿的野兽。而那些贫穷的渔民和刺客,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厨房中挥舞着锋利的刀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景象都成为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断罟(渔网)挂满蜘蛛网,昔日的美味只能通过想象回味。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素食生活的向往,认为这种生活虽然平淡,却能让人远离对海鲜的过度渴望。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人们已经厌倦了水梭花(一种淡水鱼),那么或许可以尝试种植或养殖其他鱼类的方法,以满足人们对海鲜的需求。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苦雨三首(其一)得尾字

衣湿虽熏尚生虮,满阶淹浥烂庭卉。

欲观细字销昼眠,亭午暗于初月朏。

新蒲作剑长没腰,蝌斗成蛙断其尾。

茅檐决霤声沧浪,苔绣粉墙围绿扆。

未暝蕉窗风猎猎,若有红裳窥山鬼。

野夫病足难出门,一生着屐量有几。

形式: 古风 押[尾]韵

苦雨三首(其二)得荠字

束刍百钱湿于洗,城中买薪贵买米。

家家斫床杂豆萁,十九突烟晨未启。

儿童凄凉断肉味,煮茗为羹甘食荠。

河鱼大上曾满街,拨刺银刀登海鲚。

得鱼贯柳易薪归,馀者以烹游釜底。

坐敲石火迟晚炊,肠中辘轳相突抵。

形式: 古风 押[荠]韵

苦雨三首(其三)得蟹字

老蜗书涎角而豸,老眼学书半非楮。

欲将好句破愁霖,乱擘窗蕉纵挥洒。

枝头梅子连拳重,翠滴枯肠愁莫解。

蜃蒸泽气潮喧豗,云委太阴龙划摆。

呱呱雨鸠抵死啼,一隙晴光何处买。

倚檐终日自孤吟,网户蟏蛸如巨蟹。

形式: 古风

题忘忧劲节图为吴门袁节母寿

堂前萱草花,莫解堂下忧。

百卉向冬悴,孤松为谁留。

昔时青阳别之子,摧挫冰心寒不死。

西风凛烈七十霜,宜男草长过人长。

可怜佩尽忘忧草,赢得朱颜未霜老。

袁家土室今何如,身将隐矣又焉之。

子能如是偕子隐,今日浮荣止朝菌。

为歌南山貌此图,耻受秦官五大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