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仲子为山处,容人得屡过。
峰峦平地起,水木到门多。
欲雨生云雾,经春长薜萝。
流莺如惬意,百啭杂笙歌。
这首诗描绘了吴铁峰家假山的自然美景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假山的雄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画面。
首句“仲子为山处,容人得屡过”,点出假山所在之地,仿佛是隐士的居所,能够接纳和容纳来访者多次造访,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宁静与包容性。
接着,“峰峦平地起,水木到门多”两句,生动描绘了假山的壮观景象。峰峦从平地拔起,展现出其雄伟之势;而水木环绕,更添了几分生机与自然之美,仿佛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营造了一种与世隔绝的静谧感。
“欲雨生云雾,经春长薜萝”则进一步渲染了假山周围环境的湿润与生机勃勃。雨前的云雾缭绕,经年累月生长的薜荔藤蔓,都体现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力。
最后,“流莺如惬意,百啭杂笙歌”以生动的比喻,将黄莺的鸣叫声比作悦耳的音乐,不仅增添了诗的韵律美,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享受。黄莺的歌声与远处的笙歌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动听的自然乐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假山及其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与赞美。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能诗兰谷老,化去已多年。
霅上一峰秀,灯前三昩传。
莲花滴漏水,月色照归船。
记得长松下,曾参玉版禅。
一上孤山望,春波带夕曛。
西来千嶂合,南下两湖分。
路绕前朝寺,云埋处士坟。
画船归去晚,歌吹月中闻。
披衣新得戒,杖锡又登程。
世路随缘去,空门为法行。
浮云上国远,片月故山明。
心地平如水,风波自不惊。
渺渺春江迥,无风亦有声。
地平波动石,海接气浮城。
战马屯砂碛,潮头也世情。
临流将唤渡,南向越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