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其一)

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

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

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鵁鶄鸟儿从郡城东边飞起,碧绿的江面空旷,半滩上微风拂过。
越王昔日的宫殿,如今隐没在浮萍和荷花之中。
水边楼阁的帘子卷起,鱼儿激起层层波浪,仿佛千片雪花,在细雨蒙蒙中飘洒。

注释

鵁鶄:一种水鸟,又称作紫鸳鸯。
郡城:古代行政区域的中心城市。
碧江:清澈碧绿的江河。
半滩:江河中一半露出水面的沙洲或浅滩。
越王:古代越国的君主,这里泛指历史上的帝王。
宫殿:帝王居住的豪华建筑群。
蘋叶:蘋草的叶子,一种水生植物。
藕花:荷花,这里特指生长在藕塘中的荷花。
帘卷:帘子被卷起,表示窗户或门开启。
水楼:建在水边或水上的楼阁。
鱼浪:鱼儿游动激起的波浪。
千片雪:形容波浪白茫茫一片,像许多雪花。
雨濛濛:细雨迷蒙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开篇即以"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四字勾勒出一片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水乡风光。"鵁鶄"指的是水鸟,它们在郡城东部的江面上飞翔,显得自由自在,反衬出了碧绿的江水和微弱的风。此段意境清新,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接着是"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这里提到的"越王宫殿"是历史的回音,指的是古代越国的遗址,而"蘋叶藕花"则是在水中的植物,它们在江水间生长,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

最后两句"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则是对室内外景观的对比。"帘卷水楼"可能指的是江边的建筑,在这里可以听到水声和鱼跃的声音。而"千片雪,雨濛濛"中“雪”并不一定是真实的雪花,它可能象征着窗外细碎的雨滴,或许是室内飘落的纸钱(古代习俗中常用以祈福),而"雨濛濛"则增添了一份朦胧与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展现了江城的静谧、历史的沉淀以及自然界的生动。它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心灵的寄托。

收录诗词(35)

牛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延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大顺初前后在世。历官拾遗,补尚书郎,后人又称“牛给事”。以词著名,词格类温庭筠。原有歌诗集三卷,今存词三十三首,(见《花间集》)诗六首

  • 字:松卿(约公元890年前后在世)
  • 籍贯:陇西
  • 生卒年:公元878年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其二)

极浦烟消水鸟飞,离筵分手时,送金卮。

渡口杨花,狂雪任风吹。

日暮空江波浪急,芳草岸,柳如丝。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西溪子

捍拨双盘金凤,蝉鬓玉钗摇动。

画堂前,人不语,弦解语。

弹到昭君怨处,翠蛾愁,不抬头。

形式: 词牌: 西溪子

应天长(其一)

玉楼春望晴烟灭,舞衫斜卷金条脱。

黄鹂娇转声初歇,杏花飘尽龙山雪。

凤钗低赴节,筵上王孙愁绝。

鸳鸯对衔罗结,两情深夜月。

形式: 词牌: 应天长

应天长(其二)

双眉澹薄藏心事,清夜背灯娇又醉。

玉钗横,山枕腻,宝帐鸳鸯春睡美。

别经时,无限意,虚道相思憔悴。

莫信綵笺书里,赚人肠断字。

形式: 词牌: 应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