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飞楼高出对山坳,千丈瑶林耸翠梢。
桂花结得月中实,松叶构成云里巢。
散帙群鸦绕茅屋,钩帘一鹤下江郊。
山中习气爱淳朴,高尚何妨世俗嘲。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山间、环境清幽的书楼。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书楼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景象。首联“飞楼高出对山坳,千丈瑶林耸翠梢”描绘了书楼高耸入云,与四周郁郁葱葱的瑶林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桂花结得月中实,松叶构成云里巢”则通过想象中的桂花和松叶,进一步渲染了书楼周围神秘而静谧的自然风光。
颈联“散帙群鸦绕茅屋,钩帘一鹤下江郊”转而描写书楼内的情景,群鸦围绕着茅屋飞翔,一只白鹤从远处的江边飞来,与书楼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尾联“山中习气爱淳朴,高尚何妨世俗嘲”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对淳朴、高尚品质的推崇,即便在世俗的眼光中显得与众不同,也无妨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动的精神境界。
不详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侯门还似野人庐,故友时来下泽车。
桃李庭墙花发后,兰苕洲渚水生初。
挥毫缓饮山亭酒,移炬频窥竹阁书。
今日风光异前日,好将词赋惜春馀。
武阳渡口与君别,澹水溪头重见君。
客里十年如昨日,世间千态祇浮云。
荒沙病马春仍怯,幽馆啼莺昼共闻。
明日临流忍分袂,石桥烟柳翠纷纷。
观风曾从使君车,改调重来宪府书。
宿桨暮吟彭蠡雁,香粳朝饭武昌鱼。
九秋天阔鹰鹯迅,七泽霜严草木疏。
幕下羡君多意气,奇才何止百砗磲。
水洞山人泛海槎,东游聊看赤城霞。
仙衣新理薜萝蔓,野饭兼餐松树花。
自向名山窥玉简,羞干卿相论丹砂。
钱塘月下西飞鹤,定有尺书先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