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解剑歌七章还家后作(其一)

攓篷望山,瘦眉一弯。日色穷窘,雁愁出关。

过山望江,樯旗罥空。楼船如马,鲤鱼正风。

升江望城,弓刀列营。秋蒿不绿,断角自鸣。

入城望市,十户九徙。驱驱而过,但有羊豕。

出市望门,未夕气昏。东邻键户,西邻葺垣。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晚归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山到江,再至城的行进过程中所见之景,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切感受。

首句“攓篷望山,瘦眉一弯”,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诗人驾着小舟,眺望远处的山峦,眉头轻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思考。接下来,“日色穷窘,雁愁出关”两句,将视线转向天空,夕阳西下,天边的雁群似乎也感受到了离别的愁绪,缓缓南飞,画面中蕴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过山望江,樯旗罥空。楼船如马,鲤鱼正风”四句,诗人继续前行,从山过渡到江,江面上帆樯林立,旗帜随风飘扬,楼船仿佛骏马般疾驰,而江中的鲤鱼则在风中游弋,这一系列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人世间的忙碌与奔腾。

“升江望城,弓刀列营。秋蒿不绿,断角自鸣”几句,视角转向城市,城墙上士兵持弓佩刀,列阵待命,而城外的秋草却失去了往日的翠绿,断角自鸣,似乎预示着战争的阴云密布,和平的宁静被打破。

“入城望市,十户九徙。驱驱而过,但有羊豕。出市望门,未夕气昏”描绘了城市的萧条景象,市场中人烟稀少,只有羊和猪在街上漫步,傍晚时分,街道上弥漫着昏暗的气息,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现实。

最后一句“东邻键户,西邻葺垣”,以邻里的生活细节收尾,东家紧闭门户,西家正在修筑围墙,这样的场景反映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们对于安全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化,更深刻揭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生活的艰辛,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之情。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当解剑歌七章还家后作(其二)

到门见稚子,稚子还娇痴。

喜我远道来,急呼牵我衣。

升堂拜老亲,老亲苦憔悴。

喜我远道来,含笑抚我背。

入室觅病妻,病妻竟彫瘦。

喜我远道来,下床挽我袖。

阿妹从我后,阿弟趋我前。

喜我远道来,环坐听我言。

形式: 古风

当解剑歌七章还家后作(其三)

壶有宿酒,俎无鲜鳞。瓮有剩米,灶无束薪。

脱我橐钱,呼僮入廛。柴不必捆,鱼不必鲜。

靧面而食,晚食而息。严城斗高,中夜月黑。

残灯不明,乱笳相逼。和以枯篁,摧摧恻恻。

助以饿蛩,啾啾唧唧。荡以孤心,掩掩抑抑。

掩掩抑抑伤我心,海天万里愁云阴,墙东又急邻婺砧。

形式: 古风

当解剑歌七章还家后作(其四)

园中葵,折以摧。雨打壁,风倒篱。黄鸡饿,啄莓苔。

木叶落,空阶堆,烟釜剩粒愁蛜蝛。

家人顾我言,六月避乱昨始归。

门庭复整扫,典琴鬻画供三炊。

归来未十日,尔亦失意都中回。

我行信劳悴,家人共狼戾。狼戾郁伊,顾我而嘻。

不愁无食,不愁无衣,但愁琐尾终流离。

形式: 古风

当解剑歌七章还家后作(其五)

东门碌碡,西门櫑木。千夫挽钩,沈船渡头。

军宿无厦,官行无马。风酸雨凄,没胫烂泥。

朝报军船来,暮报夷船来,吏胥络绎奔行台。

行台大官汗如雨,当路来听百姓语。

昔日官如虎,百姓如鼠,今日百姓如狼官如羊。

贫户当役,富户募粮。官不得案,百姓不得床。

此六月间吾邑事,告我闻之心恻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