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中芍药花

眷兹瓶中花,疑我梦中身。

我身半泥土,花开如有神。

忆昔少小遇,灿烂京华春。

富贵久凋落,金谷尽荒榛。

胡为留绝域,气色倍鲜新。

红白各异致,相对成芳邻。

白者性颇耐,红者先委尘。

因以悟物理,淡薄保其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瓶中芍药花》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瓶中芍药花的美丽与生命的哲理。

首句“眷兹瓶中花”,诗人对瓶中的花朵流露出深情与眷恋,仿佛在感叹这朵花的独特魅力。接着,“疑我梦中身”一句,诗人将自己与这朵花置于同一梦境之中,表达了对花的深刻情感和对其美的向往。

“我身半泥土,花开如有神”两句,诗人以自我的身份与花进行对比,暗示了生命的不同阶段和命运的差异。花似乎拥有某种超凡的力量,能够从泥土中绽放出令人惊叹的美丽。

回忆往昔,“忆昔少小遇,灿烂京华春”,诗人追忆起年轻时在京都度过的美好时光,那时的春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富贵久凋落,金谷尽荒榛”,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繁华与富贵逐渐消逝,留下的是荒芜与衰败。

接下来,“胡为留绝域,气色倍鲜新”两句,诗人似乎在思考为何这朵花能在绝境中展现出更加鲜艳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源泉,或许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内在精神力量。

“红白各异致,相对成芳邻”描绘了红白两色芍药花并置的景象,它们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相互映衬,成为美丽的邻居。这里不仅赞美了花的美丽,也寓意着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共存。

“白者性颇耐,红者先委尘”通过对比两种颜色的芍药花,揭示了不同性格与命运的差异。白色的花可能更为坚韧,而红色的花则可能先于其他凋零。

最后,“因以悟物理,淡薄保其真”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这一现象,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保持淡泊的心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真实与美好。整首诗在赞美花的同时,也传递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杜诗

所遇不如公,安能读公诗。

所遇既如公,安用读公诗。

古人非今人,今时甚古时。

一读一哽绝,双眼血横披。

公诗化作血,予血化作诗。

不知诗与血,万古湿淋漓。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古砚

余家端溪旁,持斧斲溪骨。

岁深积成林,真气资蓬勃。

一从板荡来,散作磨刀石。

墨池鼓风波,焚之恨无及。

奇觏乃于斯,转复生叹息。

古绣若苔斑,莹然马肝色。

沿缺中已凹,定是千年物。

黑松发黯光,滑泽水不竭。

想其在空岩,无心求赏识。

良工苦经营,因以珍几席。

不知前代人,研尽几斗血。

神物固不常,自然遭磨折。

笑彼卞氏璞,欲遇徒三刖。

如何抱坚贞,静默守寒碛。

我见岂偶然,为之重拂拭。

再拜置诸怀,永以伴幽寂。

形式: 古风

从千山携龙牙回约诸子同啖

不是山中人,不识山中味。

采采须及时,盈筐叠山翠。

得以山中日,濯以山中水。

恬淡本性成,微苦亦有致。

楮鸡非其伦,弟薇友石耳。

携之入城郭,犹带山岚气。

一嚼清齿牙,再嚼沁心髓。

愿言啮雪人,共领山中意。

形式: 古风

偶怀

手把山中雪,欲寄城中人。

城中亦有雪,山雪净无尘。

鲜白却易点,愿言慎厥因。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