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五日渡海纪所见

海门峡如束,放舟还趁潮。

岛屿渐以远,仰视惟云霄。

天与水为一,远帆同秋毫。

极目杳无际,意气惨不骄。

问程藉指南,出海称人豪。

亚班揽篷索,上下等悬猱。

巨浪拍天起,比似桅樯高。

龙骨从上过,一落轻于毛。

远望峻岭矗,水沸山岳摇。

柁师噤不语,谓是鲲鱼尻。

喷沬散作雨,十里闻腥臊。

转瞬无所睹,但觉心旌愮。

晚霞日初落,星斗何迢迢。

夜黑青燐生,非鬼亦非妖。

燄燄千万点,谁将十斛抛。

此景洵奇绝,坐看过中宵。

鸡鸣天欲曙,华彩掀波涛。

天吴与紫凤,野火春风烧。

万顷荡金碧,蛟鼍争潜逃。

动心复駴目,快事倾醇醪。

幸逢圣御宇,海宴无飘飖。

生平见未见,恣意誇同曹。

得藉沧溟力,永静番俗嚣。

归将画蓬壶,游仙足解嘲。

笑语金华人,局蹐虚鸣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三月二十五日渡海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象。开篇“海门峡如束,放舟还趁潮”,形象地描绘了海面狭窄,船只随着潮水前行的场景。接着,“岛屿渐以远,仰视惟云霄”则展现了岛屿逐渐远离,只能仰望云霄的辽阔景象。

“天与水为一,远帆同秋毫”一句,将天空与海水融为一体,远处的帆船如同秋毫般细小,展现出海天一色的壮美。而“极目杳无际,意气惨不骄”则表达了作者面对广阔大海时内心的感慨和敬畏。

“问程藉指南,出海称人豪”通过询问航程和指南针的使用,表现了航海者的勇敢和智慧。“亚班揽篷索,上下等悬猱”描述了船员们在船上忙碌的场景,展示了他们的技艺和勇气。

“巨浪拍天起,比似桅樯高”描绘了海面上巨浪翻滚的壮观景象,与高耸的桅杆相比较。“龙骨从上过,一落轻于毛”则以龙骨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海浪中的起伏。

“远望峻岭矗,水沸山岳摇”进一步展现了海面上的奇特景观,仿佛连山岳都在摇晃。“柁师噤不语,谓是鲲鱼尻”则通过舵手的沉默和对巨大生物的猜测,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

“喷沬散作雨,十里闻腥臊”描绘了海浪喷溅形成的雨滴,以及远处传来的腥味。“转瞬无所睹,但觉心旌愮”则表达了面对未知和变化时的内心感受。

“晚霞日初落,星斗何迢迢”描绘了日落后的美丽晚霞和满天繁星。“夜黑青燐生,非鬼亦非妖”则通过夜空中闪烁的光点,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此景洵奇绝,坐看过中宵”表达了作者对眼前景象的赞叹和欣赏。“鸡鸣天欲曙,华彩掀波涛”描绘了黎明前的光辉和波涛的壮丽。“天吴与紫凤,野火春风烧”则通过神话般的元素,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万顷荡金碧,蛟鼍争潜逃”描绘了广阔海面上的金碧辉煌,以及海洋生物的反应。“动心复駴目,快事倾醇醪”表达了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激动和满足。“幸逢圣御宇,海宴无飘飖”则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感激之情。

最后,“生平见未见,恣意誇同曹”表达了作者对未曾见过的景象的赞叹和分享。“得藉沧溟力,永静番俗嚣”则表达了对大海力量的敬畏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归将画蓬壶,游仙足解嘲”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笑语金华人,局蹐虚鸣镳”则以金华人的话语结束,增添了地方特色和幽默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在海上航行时所见的壮丽景象和内心的感受,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和理想的思考。

收录诗词(117)

范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露香亭即事

夜凉树垂露,晨清花放香。

坐觉幽意适,不知白日长。

守宫鸣前楹,互答怪蝉螀。

机事久已息,掉臂惊螳螂。

感此发深喟,世态何张皇。

营营名利窟,私欲羞难量。

曷弗顺大化,鼓腹游虞唐。

青青木兰树,金粟同芬芳。

离离赪桐枝,火燄烧扶桑。

但逞颜色好,终非金玉章。

吾生更何求,返璞是所望。

亢龙应有悔,大道归敛藏。

君子日乾乾,慎守千金方。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野宿

秋云向暮总阴森,竹屋卑栖枳棘林。

风外叶鸣山鸟怪,雨中灯静寺钟沈。

瘴烟作祟香先到,积水生寒夜渐深。

耳目悲凉成底事,草虫还为发孤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别

蹉跎岁月独支离,愁绪今朝欲上眉。

海外已为三载客,囊中惟剩一瓢诗。

安贫不用怜原宪,处约无求说项斯。

但得百钱常挂杖,何劳仙子进琼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立春

阳和回驭岁更新,人物雍熙岛屿春。

澥谷条风吹彩仗,青郊小雨浥纤尘。

梅花竹叶閒中味,柑酒辛盘客底身。

不效东坡戴幡胜,肯教辜负度良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