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
五陵春暖芳草齐,笙歌到处花成泥。
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
伯阳道德何唾咦,仲尼礼乐徒卑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轻薄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咏叹时光的诗篇。
"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
开头两句以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图画:骏马之美,宛如天工,配以华丽的装饰,而那横飞的长眉和如虹霓般的吐气,更显得神骏非凡。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察,还透露出一股超脱俗世的豪迈情怀。
"五陵春暖芳草齐,笙歌到处花成泥。"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自然景色:五陵之地,春意盎然,芳草如茵,笙歌此起彼伏,每至其处,花瓣纷飞,如泥一般。这不仅是对美好春光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
此两句则转向生活情趣的描写:日暮月升之际,好友相聚斗鸡,以酒会友,不问世事纷扰。这是诗人对于自由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墨客对待世俗纷争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伯阳道德何唾咦,仲尼礼乐徒卑栖。"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哲学思想的一种反思:伯阳父(庄子)之道德何等高远,而孔子之礼乐又在何处?这里“卑栖”一词,既可解作居住于卑陋之地,也可理解为精神上的自我放逐。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尊崇,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世态的一种淡泊与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生活情趣和哲学思想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纷争,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何必闲吟蜀道难,知君心出崄巘间。
寻常秋泛江陵去,容易春浮锦水还。
两面碧悬神女峡,几重青出丈人山。
文君酒市逢初雪,满贳新沽洗旅颜。
一论破双空,持行大国中。
不知从此去,何处挫邪宗。
昼雨悬帆黑,残阳泊岛红。
应游到灉岸,相忆绕茶丛。
南去谒诸侯,名山亦得游。
便应寻瀑布,乘兴上岣嵝。
高鸟随云起,寒星向地流。
相思应北望,天晚石桥头。
忽随南棹去衡阳,谁住江边树下房。
尘梦是非都觉了,野云心地更何妨。
渐临瀑布听猿思,却背岣嵝有雁行。
想到中峰上层寺,石窗秋霁见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