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轻薄行

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

五陵春暖芳草齐,笙歌到处花成泥。

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

伯阳道德何唾咦,仲尼礼乐徒卑栖。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翻译

手持镶玉的马鞭,跨坐金饰的马镫,骏马骅骝奔腾,怒目横眉气势如彩虹般壮丽。
五陵地区春意暖,芳草茂密齐整,到处是笙歌,花朵被欢庆的人群践踏成泥。
太阳西沉月亮升起,人们兴致勃勃地斗鸡嬉戏,酒醉之后哪还管什么天地高远。
老子的道德哲学何需嗤之以鼻,孔子的礼乐教化也只能屈居人下。

注释

玉鞭:镶嵌着玉石的马鞭。
金镫:金色的马镫。
骅骝:指骏马,常用来形容良马。
虹霓:彩虹,这里比喻人英气勃发的样子。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所在地,泛指长安附近的豪贵乡绅聚居区。
芳草齐:芳草茂盛,一片葱绿。
笙歌:吹笙和歌唱,泛指音乐与歌声。
花成泥:形容花瓣散落,被践踏得如同泥土一般。
日沉月上:太阳落山,月亮升起,表示时间的推移,夜晚的开始。
斗鸡:一种古老的娱乐活动,让两只公鸡相斗以作娱乐。
天高低:比喻世事、地位等的高低变化,这里指醉后忘却一切。
伯阳:老子的字,这里指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指老子的《道德经》,强调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
唾咦:表示轻蔑或不以为然的态度。
仲尼:孔子的字,儒家学派创始人。
礼乐:礼节和音乐,孔子提倡的治国理念和教育体系的核心。
卑栖:处于低下的地位,这里指不受重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轻薄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咏叹时光的诗篇。

"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

开头两句以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图画:骏马之美,宛如天工,配以华丽的装饰,而那横飞的长眉和如虹霓般的吐气,更显得神骏非凡。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察,还透露出一股超脱俗世的豪迈情怀。

"五陵春暖芳草齐,笙歌到处花成泥。"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自然景色:五陵之地,春意盎然,芳草如茵,笙歌此起彼伏,每至其处,花瓣纷飞,如泥一般。这不仅是对美好春光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高低。"

此两句则转向生活情趣的描写:日暮月升之际,好友相聚斗鸡,以酒会友,不问世事纷扰。这是诗人对于自由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墨客对待世俗纷争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伯阳道德何唾咦,仲尼礼乐徒卑栖。"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哲学思想的一种反思:伯阳父(庄子)之道德何等高远,而孔子之礼乐又在何处?这里“卑栖”一词,既可解作居住于卑陋之地,也可理解为精神上的自我放逐。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尊崇,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世态的一种淡泊与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生活情趣和哲学思想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纷争,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人入蜀

何必闲吟蜀道难,知君心出崄巘间。

寻常秋泛江陵去,容易春浮锦水还。

两面碧悬神女峡,几重青出丈人山。

文君酒市逢初雪,满贳新沽洗旅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送中观进公归巴陵

一论破双空,持行大国中。

不知从此去,何处挫邪宗。

昼雨悬帆黑,残阳泊岛红。

应游到灉岸,相忆绕茶丛。

形式: 五言律诗

送刘秀才南游

南去谒诸侯,名山亦得游。

便应寻瀑布,乘兴上岣嵝。

高鸟随云起,寒星向地流。

相思应北望,天晚石桥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禅者游南岳

忽随南棹去衡阳,谁住江边树下房。

尘梦是非都觉了,野云心地更何妨。

渐临瀑布听猿思,却背岣嵝有雁行。

想到中峰上层寺,石窗秋霁见潇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