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前溪

耀灵浴虞渊,光属朝夕池。

氤氲满寰宇,幽草无閒枝。

岷山玉岭花,寸根武陵西。

寒摇塞北霜,疏影何葳蕤。

春意已浩荡,造物夫何为。

烟条凝渌雨,缬彩红参差。

下有濯锦泉,清泠鉴毫釐。

佳人古西子,徬徨水之湄。

兰苕采朝露,佩服良所宜。

凛然冰雪颜,效嚬那可希。

江国日云莫,无媒鬓如丝。

愿言配君子,独立无言蹊。

谁献常山根,与之植龙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送刘前溪》。从艺术风格和内涵来看,这是一首融合了山水田园之美与友情深厚的送别诗。

“耀灵浴虞渊,光属朝夕池。”开篇即以壮丽的景象铺陈,描绘出一幅波光粼粼、灵气四射的水景图。虞渊之水,如同灵物般洗礼着山谷,而那朝夕间映照在水中的光辉,则宛如天上的星辰。

“氤氲满寰宇,幽草无閒枝。”接着描写的是一种浩瀚无垠的景象和深邃幽静的草木世界。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地表现出自然界的广大与生长中的生命之美。

“岷山玉岭花,寸根武陵西。”这两句点出了特定的地域——岷山,而那玉岭上的花朵和武陵的寸草,则是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寒摇塞北霜,疏影何葳蕤。”这里写的是边塞之地的寒冷与萧瑟,以及那些稀疏的树木投射出的斑驳影子。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情感。

“春意已浩荡,造物夫何为。”随后诗人转而思考春天的来临与自然万物的生长,这些都是自然界不可思议的力量在起作用。

“烟条凝渌雨,缬彩红参差。”这两句描绘出细雨如织带般轻柔地笼罩着大地,而那缭绕其间的红色花朵则是春意盎然的象征。

“下有濯锦泉,清泠鉴毫釐。”诗人继续描述下方有清澈如镜的水流,以及那些细小的水草,这些景物都在展示着自然界中细腻而美好的方面。

“佳人古西子,徬徨水之湄。”此处出现了一个美丽的人物形象,这个佳人似乎正在水边徘徊,她的出现使得诗中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彩。

“兰苕采朝露,佩服良所宜。”这两句则是对那佳人的行为进行描绘——她在清晨时分拾取着兰花,并以此作为装饰,这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凛然冰雪颜,效嚬那可希。”接着又是一幅冷艳如冰雪般的人物形象,但这并非贬义,而是对那人物之美的赞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渴望。

“江国日云莫,无媒鬓如丝。”这里描绘的是一幅江南烟水蒙蒙,日光被云遮蔽而难以辨识的景象,而那无形之物却如同细丝般柔和,这种写法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愿言配君子,独立无言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愿望,以及他自己的孤独与沉默,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意更为丰富。

最后,“谁献常山根,与之植龙墀。”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或许诺,希望有人能够像古时贤者那样,把常山的根部送给他,以此象征着友谊长存。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祠部(其三)

芙蓉城下多埃土,却逐刘郎上天去。

峨眉一顾一回头,明月东风在何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语]韵

送刘祠部(其一)

汉苑何人侍翠舆,锵锵环佩杂璆瓐。

刘郎带笑大誇客,此是予家千里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送刘尉

斗南无两刘,弟子半分鲁。

传法得其人,只履便西去。

天章蜀家世,生女如士虎。

我叔亦不痴,最宝刘家妇。

道通而为一,何得区文武。

子路冠雄鸡,初不妨学古。

西山厌魑魅,造化儿并苦。

老者方谒医,少者遽搀举。

碧鸡金马间,遍我见诸父。

定当怜小阮,指与税驾所。

勿数大刀头,碧云合已暮。

富贵鄙白首,长安在何处。

形式: 古风

送吴使君

西南世家无十族,吴范生儿长食肉。

虎头犀骨初长成,闭门教草三千牍。

传来旧物凌云笔,楷字君王无第一。

墨池染尽俱拙人,柿叶学成几失实。

闻道甘棠阴已密,相共政声同一律。

玉壶盈尺不消冰,清峻照人常惨慄。

归侍安车幅巾叟,石建板舆怜白首。

二年赢得倚栏干,醉看红梅霜雪后。

草玄故人偏嗜酒,试拚黄金追百斗。

芋魁桤木的然成,丙穴郫筒依旧不。

行舟牵挽由来有,十倍青衿折杨柳。

未容学舍鞠园蔬,岁月用陶燕许手。

驽骖无取休推毂,二十四蹄肥苜蓿。

近时牙颊惜春风,吾曹易效穷途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