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尉

斗南无两刘,弟子半分鲁。

传法得其人,只履便西去。

天章蜀家世,生女如士虎。

我叔亦不痴,最宝刘家妇。

道通而为一,何得区文武。

子路冠雄鸡,初不妨学古。

西山厌魑魅,造化儿并苦。

老者方谒医,少者遽搀举。

碧鸡金马间,遍我见诸父。

定当怜小阮,指与税驾所。

勿数大刀头,碧云合已暮。

富贵鄙白首,长安在何处。

形式: 古风

翻译

昆明城中无人能比刘,他的弟子也多出自鲁地。
传授佛法找到合适的人,那人仅带着一只鞋子西行离去。
天章是蜀地的世家,女儿个个如同士人般英猛。
我的叔叔也不愚笨,最珍视刘家的女子。
道法相通不分文武,怎能区分文臣武将。
子路头戴雄鸡冠,起初学习古人并不妨碍。
西山中的妖魔鬼怪令人厌倦,造物主让万物受苦。
老人正求医问药,年轻人急忙搀扶。
碧鸡和金马之间,我遍见了众多长辈。
必定会怜爱小阮,指引他停车的地方。
不必数算那些大刀头,已是傍晚时分,碧云密布。
富贵之人轻视白发人,长安城又在哪里呢?

注释

斗南:昆明之南,泛指南方。
刘:姓氏,此处可能特指某位人物。
鲁:古代诸侯国,以其文化教育闻名。
传法:传授佛法。
区文武:区分文武职衔。
子路:孔子弟子,以勇猛著称。
碧鸡:地名,昆明的别称。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代指京城。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感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学业与修养的一种自信与期许的诗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斗南无两刘,弟子半分鲁。”开篇即点明诗人与友人的关系,以及对儒家学问的共同认同。接下来的“传法得其人,只履便西去。”则表达了对于能够承担和传播高尚文化之人的尊敬,同时也暗示了一种淡然于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天章蜀家世,生女如士虎。”这一句通过对蜀地一户人家的描写,展示了一种家族的英才辈出,女性亦具有非凡品格的景象。紧接着,“我叔亦不痴,最宝刘家妇。”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家庭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道通而为一,何得区文武。”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对修养与学问合一的追求,以及对于世俗界限(如文人与武将)的超越。

“子路冠雄鸡,初不妨学古。”此处通过孔子的弟子子路之事,强调了学习古代圣贤之道的重要性,同时也显示出诗人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西山厌魑魅,造化儿并苦。”这一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紧接着,“老者方谒医,少者遽搀举。”则通过对不同年龄人群行为的描述,再次强调了对个人修养与生活态度的重视。

“碧鸡金马间,遍我见诸父。”这一句中,“碧鸡金马”象征着高贵和尊荣,而“遍我见诸父”则表达了一种对先贤后圣的普遍尊崇之情。

“定当怜小阮,指与税驾所。”此处诗人通过对具体地名的提及,进一步强化了对于自己生活环境和精神寄托的深刻感受。

最后,“勿数大刀头,碧云合已暮。富贵鄙白首,长安在何处。”这一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对精神家园的向往,以及对于个人的终极关怀。通过对“大刀头”(即权力与争斗)的不屑一顾,对“碧云合已暮”的静观,对“富贵鄙白首”的淡然,以及对“长安在何处”的迷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尘世浮华的超脱和对于心灵归宿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融汇了儒家思想、道家精神与个人生活态度于一体的诗篇,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化素养,也揭示了一种对人生意义深刻的追问和思考。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吴使君

西南世家无十族,吴范生儿长食肉。

虎头犀骨初长成,闭门教草三千牍。

传来旧物凌云笔,楷字君王无第一。

墨池染尽俱拙人,柿叶学成几失实。

闻道甘棠阴已密,相共政声同一律。

玉壶盈尺不消冰,清峻照人常惨慄。

归侍安车幅巾叟,石建板舆怜白首。

二年赢得倚栏干,醉看红梅霜雪后。

草玄故人偏嗜酒,试拚黄金追百斗。

芋魁桤木的然成,丙穴郫筒依旧不。

行舟牵挽由来有,十倍青衿折杨柳。

未容学舍鞠园蔬,岁月用陶燕许手。

驽骖无取休推毂,二十四蹄肥苜蓿。

近时牙颊惜春风,吾曹易效穷途哭。

形式: 古风

送张君实赴制举

不用名矜自半千,高才十二许争先。

乘轺远道三千里,下笔谈王数百篇。

忠胆自能倾白日,决科时似选青钱。

山城送别无他祝,早属登瀛第一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德翁推官赴阙歌

君不见长安城中长乐坡,坡前冠盖肩相摩。

十人八九送别者,我今亦吟送别歌。

任烦应剧青山里,下望州廛如井底。

白云满眼心无尘,明月到窗诗就纸。

山花映面春日迟,紫骝嘶去闻行期。

年来声韵非相知,几属喧啾轻薄儿。

我歌止此不复作,更欲作歌当寄谁。

形式: 古风

送时仲西归

挂书牛角来东都,短小不长五尺馀。

龙章凤姿蕲见用,回叱关吏身无繻。

志如秋鹗气如虎,整束衣冠诧齐鲁。

膏油继晷不识眠,齑盐充肠久味苦。

尔来试拟观国宾,执笔四顾旁无人。

刘蕡射策不中彀,何蕃如家知有亲。

不平豪愤四五载,虚老身姓三十春。

杜门读书破万卷,终教此道淳乎淳。

行行雪霜寒凝野,侵星据鞍跨羸马。

妻子评郎被褐还,玉柱机头差不下。

但誇舌在终可图,肯向明时惭达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