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新凉

经旬苦焦暑,一雨快披襟。

万绿烟生树,初弦月照琴。

当风人意定,移簟竹香深。

即此新凉夜,因知造物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历长时间的酷热后,终于迎来一场及时雨,带来清凉与舒爽的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和感悟。

首句“经旬苦焦暑”直抒胸臆,表达了长时间忍受酷热之苦的无奈与烦躁。接着,“一雨快披襟”一句,以雨后清凉的快感,瞬间化解了之前的焦躁情绪,展现出雨后初晴的喜悦与轻松。

“万绿烟生树”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景象,绿树在雨后的湿润空气中仿佛弥漫着轻烟,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大自然的清新与活力。“初弦月照琴”,则将目光转向夜晚,月牙初现,月光洒在琴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当风人意定”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微风拂面,不仅带来了物理上的凉爽,也使得诗人的心境更加宁静平和。“移簟竹香深”,诗人将竹席移动到更舒适的位置,竹子特有的香气弥漫开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自然的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品味与追求。

最后,“即此新凉夜,因知造物心”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在这凉爽的夜晚,诗人似乎理解了造物主的用心,即通过自然的变化,给予人们舒适与安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化的敏锐感受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金陵杂感

平淮初涨水如油,钟阜嵯峨倚上游。

花月即今犹似梦,江山从古不宜秋。

乌啼旧内头全白,客到新亭泪已流。

那更平生感华屋,一时长恸过西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兴(其二)

严飙一何疾,劲草心不忧。

白发本至公,不上松期头。

蓬莱一水隔,大药知难求。

奈何处一世,俯仰同累囚。

未识生人乐,行将成土邱。

回风荡四壁,日影何修修。

恨随孤蓬发,思逐纤尘流。

嗟余未闻道,何能齐短修。

徵衰非一端,泪下不可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稚存归索家书

只有平安字,因君一语传。

马头无历日,好记雁来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金陵别邵大仲游

三千馀里五年遥,两地同为断梗飘。

纵有逢迎皆气尽,不当离别亦魂销。

经过燕市仍吴市,相送皋桥又板桥。

愁绝驮铃催去急,白门烟柳晚萧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