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马钰的《十报恩》是一首表达修行者对超度众生、解脱苦难的禅意诗。首句“昆嵛三髻马风歌”,昆嵛山是道教名山,"三髻"可能象征道教中的三清尊神,"马风歌"则暗示诗人以道家修炼的方式应对世事。次句“得遇修仙厌事多”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追求仙道的心境。
“我处无为酬本愿”体现了诗人遵循无为而治的道家理念,以实现自我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人求追荐苦相魔”则揭示出世人对于死后超度的执着,这在诗人看来是一种困扰。
“加持助醮居环堵,救拔亡灵上大罗”描述了诗人通过祈祷和法事来帮助亡灵解脱轮回,升入天界(大罗)。“滞魄孤魂诚有幸”表达了诗人对能有机会超度这些不幸的灵魂感到欣慰。
最后一句“一齐超度喜无过”总结全诗,诗人对于能够普度众生,使他们脱离苦海,感到无比欢喜,认为这是自己修行的最大成就。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情怀和济世救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