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社思归处,青门见去人。
乡遥茂苑树,路入广陵尘。
海日潮浮晓,湖山雪露春。
犹期来帝里,未是得闲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诗人在长安为朋友饯行,朋友将启程东归。开篇“白社思归处,青门见去人”两句,设置了一种怀旧和不舍的氛围。"白社"可能指的是长安城外的一片空旷之地,而"青门"则是古代城市中常见的城门名,诗人在这里与朋友告别。
接着“乡遥茂苑树,路入广陵尘”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家园的向往和旅途的艰辛。"乡遥"意味着故乡遥远,"茂苑树"形象地展现了家乡的繁盛与美好;而"路入广陵尘"则是朋友行程所至之处,广陵通常指的是江苏扬州一带,这里用“尘”字来形容道路上的尘土,暗示旅途的劳顿。
“海日潮浮晓,湖山雪露春”两句,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海日潮浮晓"可能是对日出海平线上升的描述,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感觉;而"湖山雪露春"则是在描绘一个冬去春来的美丽画面,这里的“雪”和“露”,都是春天的意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最后,“犹期来帝里,未是得闲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犹期"表示期待,"来帝里"可能是指朋友将要到达的地方,而"未是得闲人"则是在说在那个地方,还会有许多值得交往的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
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
长亭古木春光老,太华青烟晚更深。
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
秦地有吴洲,千樯渭曲头。
人当返照立,水彻故乡流。
落第春难过,穷途日易愁。
谁知桥上思,万里在江楼。
五陵佳气晚氛氲,霸业雄图势自分。
秦地山河连楚塞,汉家宫殿入青云。
未央树色春中见,长乐钟声月下闻。
无那杨华起愁思,满天飘落雪纷纷。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
若得长闲日,应无暂到时。
叶寒凋欲尽,泉冻落还迟。
即此天明去,重来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