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五首悼亡室滦州石氏(其四)

龙具凄凄惯忍寒,箧中敞布剩衣单。

留教儿女知家训,莫作遗簪故镜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之洞所作的《悲愤五首悼亡室滦州石氏(其四)》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以龙具(可能指龙袍或象征权势的物品)的凄凉来象征自己内心的悲痛,表达对亡妻的深切怀念。"龙具凄凄惯忍寒"描绘了诗人即使身居高位,也感到无比的孤寂和寒冷,暗示了失去爱人的哀伤。"箧中敞布剩衣单"则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简朴和贫困,反映出亡妻生前的勤俭持家。

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教育子女要铭记家训,不要将他们的母亲视为遗弃的簪子或镜子(可能指遗物),而应永远怀念和尊敬。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悼念以及对后辈的教诲之情。

收录诗词(215)

张之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悲愤五首悼亡室滦州石氏(其五)

空房冷落乐羊机,忤世年年悟昨非。

卿道房谋输杜断,佩腰何用觅弦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极乐寺海棠初开置酒会客

今日不雨,明日复不雨。白日能笑花能语。

今日不出,明日复不出,回风舞雪随黄土。

火急邀客城西去,绛蕾如珠点碧树。

莫嫌来早香未齐,犹胜繁枝逼春暮。

当年合抱二十株,主僧蜕去花亦枯。

一株傫然似房老,新丛稚齿斗娟好。

忆昔上林未罢时,侍臣下直寻春嬉。

五侯七贵来觅醉,棋子方褥青螺卮。

即今游赏虽萧索,静昼晴光亦不恶。

那须银烛按凉州,巾履徘徊到日落。

秦翁白发非少年,心情犹逐春风颠。

手裂冰缣写艳骨,醉来辄就花阴眠。

君不见定惠院宇今寂寥,碧鸡坊底生蓬蒿。

画成题诗付老衲,要令来者思吾曹。

形式: 古风

送王壬秋归湘潭

鸣华钟,调素琴。漆室老女方哀吟。

不嫁不悲好颜色,不知何事伤春心。

春心千里岁华晚,洞庭风起白波卷。

游子对酒思故乡,秋士登高悲送远。

不如一觞欢今夕,此会不比新亭集。

横流能无沧海忧,陆沈差免神州泣。

情怀难遣游梁人,声价犹同入洛日。

机云入洛正青春,屣履公卿竞到门。

东宫绝艳徐陵体,江左哀思庾信文。

笔豪费尽珊瑚架,墨沈书残白练裙。

璧月如花照琼树,汉皇好文偏不遇。

谈经何意动红阳,献策岂能感杨素。

贵游偶餍五侯鲭,微识早成豪士赋。

作赋雕虫悔误身,横刀负羽耻依人。

河北军中呵太守,征西坐上笑参军。

十年偃卧衡山里,侯王徒隶峥嵘起。

已知马槊胜文章,犹倚儒冠侮兵子。

乡人不荐马长卿,生意刁骚殷仲文。

种柳江潭忽已老,蓬莱再到今扬尘。

闲关北来谁共语,朝野欢娱奏钟鼓。

千官重见汉威仪,故宫仍是周禾黍。

词客吊奇偶经过,野望苍梧涕泪多。

不信禳灾凭属玉,竟符妖谶陷铜驼。

沈炯登台空拜表,梁鸿过阙独哀歌。

哀歌莫被中朝怒,拜表幡然念乡士。

淮南丛桂娟娟生,不乐留住长安城。

秦嘉上计终思妇,王式徵来本强行。

九疑窈窕湘波绿,高楼正临湘水曲。

女儿授学书满床,小妇弹筝美如玉。

尽添鸿宝付名山,会听蒲轮动空谷。

君去江干兰自芳,君诗荡气更回肠。

欲从无奈湘潭水,我亦金门执戟郎。

形式: 古风

题彭侍郎画梅画为何人所藏,其人亦能画,今忆其人乃谢麟伯也

春分三日雨雪霏,闭门蒙幕篝熏衣。

忽撑冷眼看冷画,怒蕊贴干交柯稀。

此花倔强如此老,老将画笔龙夭矫。

晕墨偶用华光法,放笔羞摹仲圭稿。

但见岭头月挂树,不知世上霜杀草。

岂止霜寒冰已坚,长松巨柏今凋残,独持幽艳媚空谷,石肠玉貌无人怜。

日日画梅万毫秃,宝刀绣涩髀生肉。

西邻有客喜贞苦,故遗驿使慰幽独。

君欲报此一枝春,何不画作孤生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