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张徐州

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

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

再来君子傍,始觉精义多。

大德唯一施,众情自偏颇。

至乐无宫徵,至声遗讴歌。

愿鼓空桑弦,永使万物和。

顾己诚拙讷,干名已蹉跎。

献词惟在口,所欲无馀佗。

乍作支泉石,乍作翳松萝。

一不改方圆,破质为琢磨。

贱子本如此,大贤心若何。

岂是无异途,异途难经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水如果不流入大海,怎能激起天边的波澜。
树木如果不在山上,怎能遮挡日光的照射。
再次有君子靠近,才觉得深奥的道理众多。
最大的美德只有一心施予,众人的感情自然会有偏差。
最纯粹的快乐无需音乐,最美的声音在无声中流淌。
希望弹奏空桑的琴弦,永远让万物和谐共处。
反省自己确实笨拙,追求名声已浪费了时光。
表达心意只在言语,心中所想别无他求。
我时而如山间清泉,时而如松萝隐蔽。
不变的是本性,通过磨砺提升自我。
我本如此卑微,大贤者会如何看待。
并非没有其他道路,只是那些路难以走过。

注释

为:如果。
海:大海。
浮:激起。
木:树木。
柯:树枝。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精义:深奥的道理。
大德:伟大的美德。
宫徵:音乐的五音之一。
空桑:古代的琴名。
顾:反省。
拙讷:笨拙迟钝。
干名:追求名声。
乍:有时。
支泉石:山间的泉水和石头。
翳:遮蔽。
方圆:指人的品行、原则。
琢磨:磨砺提升。
贱子:谦称自己。
大贤:伟大的贤人。
异途:不同的道路。

鉴赏

诗中“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两句表达了对自由生存状态的向往,水若不能入海,便只能在天地间飘泊,这种强烈的情感和求生的欲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呼唤。

“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则从自然界的事物出发,木若不依附于山,便只能随风摇摆,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个体生存状态与大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独立和自主的追求。

“再来君子傍,始觉精义多”一句,则是说当有高尚品德的人出现时,才能感受到深远而丰富的道理,这里所指的“君子”是具有高尚品质之人,他们的出现让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盈。

“大德唯一施,众情自偏颇”则表达了一个观点,即伟大的德行和善举能够引导众生,而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却又各有所偏,这反映出人性复杂多变的特质。

至于“至乐无宫徵,至声遗讴歌”两句,则是表达了最高级别的快乐不需要外在的引导,而最美好的声音会留下回响。这里的“至乐”和“至声”,都是超越世俗的境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

“愿鼓空桑弦,永使万物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深厚情感,以及通过音乐使万物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这里“空桑弦”象征着纯净无瑕的声音,而“永使万物和”则是对和谐世界的一种向往。

“顾己诚拙讷,干名已蹉跎”两句,则是说回顾自身的真实情感,发现自己对于名誉的追求已经有些过时,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内心世界的自我审视。

接下来的“献词惟在口,所欲无馀佗”则是说自己的诗歌创作只是口头上的表达,而自己的愿望和追求却没有多余的装饰,这反映出诗人对于艺术纯粹性的追求。

最后,“乍作支泉石,乍作翳松萝。一不改方圆,破质为琢磨。贱子本如此,大贤心若何”几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本性不变和内在美德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价值观念的批判,以及对于伟大精神境界的追求。

“岂是无异途,异途难过”最后两句,则是在表达即使有不同的人生道路,但这些道路往往难以通行,这里所隐含的是对于人生选择和道路困难性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德行和艺术的深邃思考,以及对个体自由与自我实现的强烈渴望。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上河阳李大夫

上将秉神略,至兵无猛威。

三军当严冬,一抚胜重衣。

霜剑夺众景,夜星失长辉。

苍鹰独立时,恶鸟不敢飞。

武牢锁天关,河桥纽地机。

大将奚以安,守此称者稀。

贫士少颜色,贵门多轻肥。

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微。

山岳恩既广,草木心皆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上昭成阁不得于从侄僧悟空院叹嗟

欲上千级阁,问天三四言。

未尽数十登,心目风浪翻。

手手把惊魄,脚脚踏坠魂。

却流至旧手,傍掣犹欲奔。

老病但自悲,古蠹木万痕。

老力安可誇,秋海萍一根。

孤叟何所归,昼眼如黄昏。

常恐失好步,入彼市井门。

结僧为亲情,策竹为子孙。

此诚徒切切,此意空存存。

一寸地上语,高天何由闻。

形式: 古风

下第东归留别长安知己

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

岂知鶗鴂鸣,瑶草不得春。

一片两片云,千里万里身。

云归嵩之阳,身寄江之滨。

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蘋。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下第东南行

越风东南清,楚日潇湘明。

试逐伯鸾去,还作灵均行。

江蓠伴我泣,海月投人惊。

失意容貌改,畏途性命轻。

时闻丧侣猿,一叫千愁并。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