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佳月

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

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

今夕偶不见,汍澜念风伯。

毋烦风伯来,彼也易灭没。

支颐少待之,寒空净无迹。

粲粲黄金盘,独照一天碧。

玉绳惨无辉,玉露洗秋色。

浩瀚玻璃盏,和光入胸臆。

使我能永延,约君为莫逆。

形式: 古风

翻译

狂乱的乌云嫉妒明亮的月亮,愤怒地飞驰千里,遮蔽了夜空。
那皎洁的月亮并未生气,从未玷污过自己的纯洁。
从前有个被贬谪的仙人,举起酒杯邀请三位朋友。
今晚我们意外未能相见,我思念如波涛般涌起,期盼风神的帮助。
无需麻烦风神,那乌云很快就会消散。
我托腮等待,只见寒冷的夜空中,乌云无痕,只剩清朗。
灿烂的金色圆盘,独自照亮一片碧蓝天空。
玉绳星黯淡无光,秋露洗涤着秋日的色彩。
巨大的玻璃杯中,光芒柔和地照进我的心田。
愿我能长久留存,与你结为生死之交。

注释

狂云:形容乌云狂乱。
佳月:明亮的月亮。
谪仙人:被贬谪的仙人。
汍澜:形容波涛翻滚。
风伯:风神。
支颐:托腮。
黄金盘:比喻明亮的月亮。
玉绳:古代星名,象征月亮。
浩瀚:广阔无垠。
莫逆:极好的朋友,知己。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也称苏东坡)的作品,名为《妒佳月》。从诗的内容来看,苏轼借助对明月的赞美和对狂云的不满,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以及对人世间真挚友谊的向往。

诗中“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狂妄的乌云嫉妒明亮的好月,将其遮掩,怒气冲冲地横扫千里。接着,“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则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云黑的谴责,月亮宽容地接受一切,不以云的污损而生嗔怒。

“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一句,引出了一个神秘的仙人形象,这位仙人邀请了三个朋友共饮。这里的“三客”可能是指诗人的好友或志同道合之士,而这次聚会显然因某种原因未能成行。

接下来的几句,“今夕偶不见,汍澜念风伯。毋烦风伯来,彼也易灭没”,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诗中的“风伯”可能是苏轼心中理想的友人形象,而这位风伯今晚未能如约而至,让诗人感到失望和担心。

最后,“支颐少待之,寒空净无迹。粲粲黄金盘,独照一天碧。玉绳惨无辉,玉露洗秋色。浩瀚玻璃盏,和光入胸臆。使我能永延,约君为莫逆”数句,则描写了诗人在月下静坐的景象,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黄金盘代表明亮如镜的心境,玉绳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玉露洗净了秋夜的寂寞,而浩瀚的玻璃盏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与云黑的对比,以及对朋友聚会和思念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苏轼深厚的人文情怀和他对真挚友谊的渴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公,借雷琴,记旧曲

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中古义本长存。

苦心欲记常迷旧,信指如归自著痕。

应有仙人依树听,空教瘦鹤舞风骞。

谁知千里溪堂夜,时引惊猿撼竹轩。

形式: 七言律诗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虢县。二十五日晚,自虢县渡渭,宿于僧舍曾阁。阁故曾氏所建也。夜久不寐,见壁间有前县令赵荐留名,有怀其人

龛灯明灭欲三更,攲枕无人梦自惊。

深谷留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

故人渐远无消息,古寺空来看姓名。

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二十六日五更起行,至磻溪,天未明

夜入磻溪如入峡,照山炬火落惊猿。

山头孤月耿犹在,石上寒波晓更喧。

至人旧隐白云合,神物已化遗踪蜿。

安得梦随霹雳驾,马上倾倒天瓢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麓亭

不到峰前寺,空来渭上村。

此亭聊可喜,修径岂辞扪。

谷映朱栏秀,山含古木尊。

路穷惊石断,林缺见河奔。

马困嘶青草,僧留荐晚飧。

我来秋日午,旱久石床温。

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

共看山下稻,凉叶晚翻翻。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