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寒食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今年寒食节在二月最后一天,树林深处已是翠绿蒙烟。
环绕城郭的骏马无人可借,游遍名园后心意已足。
只管挂着酒壶无需计较杯盏,偶尔题写诗句也无需编排。
忽然听到杜鹃啼叫,让旅人惊醒,江面上有谁在整治荒废的农田。

注释

寒食:古代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吃冷食。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深翠:浓郁的绿色。
生烟:升起雾气或烟尘。
骏马:强壮的马。
借:借用。
名园:著名的园林。
挂酒壶:挂着酒壶准备饮酒。
计盏:计算斟酒的杯子。
题诗句:题写诗句。
啼鵙:杜鹃鸟。
羁旅:漂泊在外的人。
治废田:整治荒废的农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两句,设置了一个时间背景和环境氛围,寒食节气在二月下旬,正是春意渐浓之时,树木开始萌动,烟霭缭绕,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朦胧的美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表明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体验,他并不急于寻找外在的快乐或刺激,而是沉醉于眼前这片宁静与自然之美。"但挂酒壶那计盏"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态度,平淡而不失风雅。

"偶题诗句不须编"显示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随性和自信,他不需要刻意构思,只需顺其自然地表达即可。最后两句"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则是对突发事件的记录与对远方劳动者的关注,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细节描写,使诗歌增添了一抹生动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闲适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情感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

西方真人谁所见,衣被七宝从双狻。

当时修道颇辛苦,柳生两肘乌巢肩。

初如濛濛隐山玉,渐如濯濯出水莲。

道成一旦就空灭,奔会四海悲人天。

翔禽哀响动林谷,兽鬼踯躅泪迸泉。

庞眉深目彼谁子,绕床弹指性自圆。

隐如寒月堕清昼,空有孤光留故躔。

春游古寺拂尘壁,遗像久此霾香烟。

画师不复写名姓,皆云道子口所传。

纵横固已蔑孙、邓,有如巨鳄吞小鲜。

来诗所誇孰与此,安得携挂其旁观。

形式: 古风

妒佳月

狂云妒佳月,怒飞千里黑。

佳月了不嗔,曾何污洁白。

爰有谪仙人,举酒为三客。

今夕偶不见,汍澜念风伯。

毋烦风伯来,彼也易灭没。

支颐少待之,寒空净无迹。

粲粲黄金盘,独照一天碧。

玉绳惨无辉,玉露洗秋色。

浩瀚玻璃盏,和光入胸臆。

使我能永延,约君为莫逆。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公,借雷琴,记旧曲

琴上遗声久不弹,琴中古义本长存。

苦心欲记常迷旧,信指如归自著痕。

应有仙人依树听,空教瘦鹤舞风骞。

谁知千里溪堂夜,时引惊猿撼竹轩。

形式: 七言律诗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虢县。二十五日晚,自虢县渡渭,宿于僧舍曾阁。阁故曾氏所建也。夜久不寐,见壁间有前县令赵荐留名,有怀其人

龛灯明灭欲三更,攲枕无人梦自惊。

深谷留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

故人渐远无消息,古寺空来看姓名。

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