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其三)又六变

南暨宣皇化,东吴奉乃神。

舞干方耀德,执玉自来宾。

巢伯朝丹陛,韩侯觐紫宸。

古今归一揆,怀远道弥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南方的暨阳之地宣扬着皇上的教化,江东的吴地尊奉他为神明。
舞蹈者手持饰有图案的旗杆,展现出美德的光辉,手捧美玉迎接宾客。
巢伯在红色的宫殿前朝拜,韩侯前来紫宸殿拜见。
无论古今,遵循同一准则,思念远方的人们,道路更加宽广,理念更加新颖。

注释

暨:暨阳,地名。
宣:宣扬。
皇化:皇上的教化。
东吴:江东吴地。
奉:尊奉。
乃:你,指皇上。
神:神明。
舞干:舞蹈者手中的旗杆。
耀德:展现美德。
执玉:手捧美玉。
自:自己。
来宾:迎接宾客。
巢伯:历史人物名。
丹陛:红色宫殿。
韩侯:历史人物名。
紫宸:紫宸殿,皇宫。
古今:古今时代。
一揆:同一准则。
怀远:思念远方。
道:道路。
弥:更加。
新:新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朝会景象,展现了皇帝与臣子的礼仪交流以及对古今的思考。从“南暨宣皇化”可见皇帝的德泽如同阳光般普照四方,而“东吴奉乃神”则表现出臣子们对皇帝的敬仰和信赖。"舞干方耀德"可能是指宫女或官员以舞蹈形式展示皇家的德行,"执玉自来宾"则可能是形容朝会上宾客持玉而来,象征着纯洁和忠诚。

"巢伯朝丹陛"与“韩侯觐紫宸”两句,分别提及了两个历史上的贤臣,他们早上朝拜见君主,表明了对皇权的尊崇。接下来的"古今归一揆"意味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对于君臣之间的礼仪和道德都应有统一的认识,而"怀远道弥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美德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断追求新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朝会的盛况,强调了君臣之间的礼仪和道德,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1566)

郊庙朝会歌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其二)又六变

声教方柔远,瓯闽礼可招。

献图连日际,归国象江潮。

抚运重熙盛,提封万里遥。

还同有虞氏,文德格三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其四)又六变

礼乐昭王业,寰区致太平。

革车停北狩,云稼屡西成。

国有详延诏,乡闻讲诵声。

日华融五色,遐迩仰文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其二)群臣初举酒毕作《化成天下》

圣德比陶唐,千年祚运昌。

茂功虽不宰,鸿业自无疆。

极塞成清谧,齐民益阜康。

文明同日月,遐迩仰辉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其十五)

九奏合兮僾然来,百礼成兮欻尔回。

想霜驭兮望天阙,八音阕兮心悠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