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表山

白日三清此上时,观开山下彩云飞。

仙坛丹灶灵犹在,鹤驾清朝去不归。

晋末几迁陵谷改,尘中空换子孙非。

松花落尽无消息,半夜疏钟彻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白天在这三清之上,山下彩云飘动,景象壮观。
仙人修炼的坛台和炼丹的炉灶仍然充满灵气,仙鹤在清晨离去,不再回归。
晋朝末年,世事变迁,陵墓山谷都已改变,尘世间的人们也已换了一代又一代。
松花飘落,再无消息,只有深夜的稀疏钟声穿透青翠的山色。

注释

三清:道教中的三个神灵,象征天、地、人三清境界。
彩云飞:形容山下的云彩五彩斑斓,如仙境般美丽。
鹤驾:古人常以鹤象征仙人,此处指仙人的离去。
晋末几迁陵谷改:指历史变迁,陵墓和山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和永恒的向往。

“白日三清此上时”,这里的“白日”指的是明亮的太阳,而“三清”则是道教中的至高无上的仙界。这一句点出了诗人所处的时间是在白昼,心之所向是那超凡脱俗的三清境界。

“观开山下彩云飞”,诗人正观赏着开阔的山间,彩云在眼前飘逸,这景象不仅美丽,也隐含了仙界降临人间的意象。

“仙坛丹灶灵犹在,鹤驾清朝去不归”,这里的“仙坛”指的是祭祀仙神的地方,“丹灶”则是古代煉丹用的炉灶。诗人通过这些道教修炼成仙的器物,表达了对永恒生活的向往。而“鹤驾清朝去不归”则更加明确地表达了诗人想要乘坐神鹤,离开尘世,前往清净之境而不再返回。

“晋末几迁陵谷改,尘中空换子孙非”,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提到晋朝末年,山谷都已改变,而人们在尘世间只是徒劳地传递着血脉,这里的“子孙”并非真正的生命延续。

“松花落尽无消息,半夜疏钟彻翠微”,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深夜中的寂静与超然。松花已然落尽,没有任何信息可以传递,唯有半夜里清脆的钟声穿透了那淡薄的晨雾。这一景象既表达了时间的静谧,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川、云彩、仙坛等自然与神秘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凡尘、向往永恒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

郑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郑谷兄,生平不详。《全唐诗》存诗3首

  • 籍贯: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

相关古诗词

严塘经乱书事(其一)

尘生宫阙雾濛濛,万骑龙飞幸蜀中。

在野傅岩君不梦,乘轩卫懿鹤何功。

虽知四海同盟久,未合中原武备空。

星落夜原妖气满,汉家麟阁待英雄。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严塘经乱书事(其二)

梁园皓色月如圭,清景伤时一惨悽。

未见山前归牧马,犹闻江上带征鞞。

鲲为鱼队潜鳞困,鹤处鸡群病翅低。

正是四郊多垒日,波涛早晚静鲸鲵。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寄富洋院禅者

画破青山路一条,走鞭飞盖去何遥。

碍天岩树春先冷,锁院溪云昼不销。

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沈屑为斋烧。

谁能学得空门士,冷却心灰守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游九鲤湖

仄径倾崖不可通,湖岚林霭共溟濛。

九溪瀑影飞花外,万树春声细雨中。

覆石云闲丹灶冷,采芝人去洞门空。

我来不乞邯郸梦,取醉聊乘郑国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