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处处碧萋萋,平原带日西。
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
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
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野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往昔历史的追忆。开篇“处处碧萋萋”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天草木繁盛的画面。“平原带日西”则描绘出了夕阳下的广阔原野,阳光与地平线交错,显得分外宁静。
接下来的“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两句,诗人通过“堪随”的动作,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融合之情。游子在春天的田野中漫步,听着鸟儿的歌唱,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喜悦。
然而,随后的“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两句,却是诗人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和感慨。金谷园作为古代吴王夫差的宫苑,如今已经沧桑变幻,这不仅是物是人非,更象征着昔日繁华如同过眼云烟,国家兴衰更迭。
最后,“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兰蕙是一种香草,古时常用以比喻贤良之士和高洁的情操。而现在,这些美好的东西已经难寻,所剩下的只是一片荒凉与废墟。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更融入了历史的沉思与个人的情感抒发,是一首集观察、追忆和抒情于一体的优秀作品。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含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啼燕子来。
好事可能无分得,名山长似有人催。
檐声未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
心迹共师争几许,似人嫌处自迟回。
数日不见日,飘飘势忽开。
虽无忙事出,还有故人来。
已尽南檐滴,仍残北牖堆。
明朝望平远,相约在春台。
连旬阴翳晓来晴,水满圆塘照日明。
岸草短长边过客,江花红白里啼莺。
野无征战时堪望,山有楼台煖好行。
桑柘依依禾黍绿,可怜归去是张衡。
三月看无也,芳时此可嗟。
园林欲向夕,风雨更吹花。
影乱冲人蝶,声繁绕堑蛙。
那堪傍杨柳,飞絮满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