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上舍还江右

方郎手提三尺剑,云是延津跃出双龙子。

自言此物信有神,水斩蛟龙陆豹兕。

张华去后少人知,匣里寒光漾秋水。

君曾携之燕市头,醉来拂拭声啾啾。

秋风走猎上林苑,月明高宴娼家楼。

秋风明月自年年,半生行乐马蹄烟。

縢囊时出济人药,藜杖空馀沽酒钱。

我政逢君君欲别,对酒无欢共呜咽。

驿亭春尽柳花斑,莺语鹃啼草树间。

兰桡晓趁三江水,马首晴开五岭山。

兴来倘上滕王阁,好寄音书双鲤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方郎的人物,手持传说中的三尺剑,剑身神异,能斩蛟龙陆豹。诗中提到,此剑在张华之后少有人知,但其寒光依旧映照着秋水。方郎曾携剑游历燕市,醉酒时拂拭剑身,发出啾啾之声。秋风与明月年复一年,方郎半生行乐,却以济人药物和沽酒钱为生。诗中表达了对方郎即将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他在春尽之时,柳花斑驳,莺语鹃啼的场景的描绘。最后,诗人希望方郎若有机会,可前往滕王阁,并寄予他书信,如同双鲤鱼一般。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剑的神奇描绘,也有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雅与情怀。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阮生游琼海

海树郁青青,人烟白浩浩,乃是琼厓中州之别岛。

东来巨浸碧濛濛,欱沓似与元气通。

水底神鱼或作雨,溪边种草能知风。

怜君万里穷名胜,狂来气与波涛猛。

鼓柁遥临黎母江,垂纶欲钓鱼爷井。

朝来海气蒸成霞,扶桑高傍岭云赊。

河源杳杳知何许,转忆张骞八月槎。

形式: 古风

勾漏歌赠高山人

我闻勾漏之峰亘万里,丹梯碧落浮云气。

山人家住彩云西,荷锸被云斲石髓。

千壑万壑云冥冥,云里依稀鸡犬声。

曾是葛洪飞度处,至今丹灶留翠屏。

翠屏黝窱连石屋,山人夜傍绳床宿。

云磴崔嵬斸玉芝,瑶函缥缈开金箓。

山人出入云气随,山人放歌铁篴吹。

鸾璈凤管世不识,别有霓裳羽衣词。

醉来拓笔扫丹嶂,倏忽烟霞开万状。

解衣遥临磅礴前,传神偏在阿堵上。

自从浪迹遍江山,转觉壶中日月閒。

漫说鸱夷浮海外,那知方朔在人间。

我是玉皇香案吏,一谪泥涂今若此。

自分宜置丘壑中,烦君貌我丹青里。

形式: 古风

醉中题壁

读书破万卷,拈笔无一字。

结客近三千,缓急不可恃。

闭门谢客客从呼,焚书烧笔坐虚无。

饱饭三时无一事,坦腹击缶歌乌乌。

形式: 古风

蟠木几歌

千盘万盘互纠纷,嵚巇历落可笑人。

下垂两股蹋至地,宛似踯躅兽蹄奔。

左撞右突相撑拄,其上衍平无削痕。

玩之疑石又疑铁,乃是槎枒老树根。

此树蟠根几许年,此根入土沦黄泉。

未睹繁阴碍白日,定有偃盖摩苍天。

霜餐雨蚀干柯尽,根含神理郁缠绵。

天翻地转如驱毂,深谷为陵陵为谷。

淘沙汨浪孤根出,尘埃谁识真面目。

水石樵人太好事,移我中林之幽屋。

自来野性百不爱,爱此离奇伴幽独。

蓬头坦腹据豪吟,偃仰摩挲看不足。

我闻汉时有古桐,中郎拔之煨烬中。

深山大泽宁无此,斧斤狼藉恣蕴崇。

孤性不随劫火尽,出世或凭神鬼工。

轮囷堪为万乘器,雕锼无人谁先容。

吁嗟无人谁先容,且置中林幽屋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