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河水清清直流注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

注释

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寘:同“置”,放置。
干:水边。
涟:即澜。
猗:义同“兮”,语气助词。
稼:播种。
穑:收获。
胡:为什么。
禾:谷物。
三百:意为很多,并非实数。
廛:通“缠”,古代的度量单位,三百廛就是三百束。
狩:冬猎。
猎,夜猎。
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县:通“悬”,悬挂。
貆:猪獾。
也有说是幼小的貉。
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辐:车轮上的辐条。
直:水流的直波。
亿:通“束”。
瞻:向前或向上看。
特:三岁大兽。
漘:水边。
沦:小波纹。
囷:束。
一说圆形的谷仓。
飧:熟食,此泛指吃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子的生活状态和道德自持。其中“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等句,用重复的结构表达了对劳动和生活的认同,同时通过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君子不贪图不义之财的品格。“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等句,则直接点出君子的高尚品质,坚持不接受无功而获的食物。

整首诗运用河水清澈的景象与君子的清白品德相映衬,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纯洁生活和道德自律的追求。这样的结构和意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先秦时期社会对于道德理念的重视。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之宝。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形式: 四言诗

国风.唐风.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形式: 四言诗

山有枢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形式: 四言诗

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