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其四)

笺天谁为写离忧,愁大翻怜隘九州。

明鬼径须从墨翟,望洋聊与说庄周。

等身书卷供行路,故国山河入倚楼。

怕向天涯舒倦眼,伏风阑雨不成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的《秋怀(其四)》,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愁和对国家山河的深深眷恋。首句“笺天谁为写离忧”以问句起笔,流露出无人可诉的愁绪,仿佛想要在天空的广阔中寻找寄托。次句“愁大翻怜隘九州”进一步强调愁苦之深重,以至于感觉天地都不足以容纳。

第三句“明鬼径须从墨翟”,借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暗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坚守道义。第四句“望洋聊与说庄周”则借庄子逍遥游的哲学,寻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越现实的困境。

第五句“等身书卷供行路”描绘出诗人满腹经纶,却只能用书籍陪伴自己的孤独旅程。第六句“故国山河入倚楼”表达了对故乡和祖国山河的深深怀念,倚楼远眺,心中充满感慨。

最后两句“怕向天涯舒倦眼,伏风阑雨不成秋”以景结情,描绘出诗人面对风雨,身心疲惫,担心再也无法看到秋天的景色,寓言了人生的艰难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丘逢甲作为爱国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秋怀(其五)

暂息边烽强自宽,出门西笑说长安。

金缯商保太平局,冰炭磨成清要官。

南峤流移伤百越,东藩沦陷痛三韩。

驱车欲去仍留滞,风雪关河怯早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怀(其六)

连天衰草怅萧辰,憔悴秋风泪满巾。

果下近游思贳马,芦中小隐任呼人。

渡江早虑胡分晋,蹈海终挠赵帝秦。

收拾钤韬付儿辈,乾坤潦倒腐儒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秋怀(其七)

莫笑谈瀛胆气粗,眼前时局古来无。

未容樊哙誇功狗,终遣林宗叹屋乌。

浮海已怜吾道废,移山谁悯此公愚。

江湖且作扁舟计,满地秋容雪点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秋怀(其八)

菊恨兰悲閟众芬,天南牢落怅离群。

客愁竟夕怜江月,乡梦千重隔岭云。

长笛且吹新道调,短衣谁识故将军。

雄心消尽閒情在,四海无家独卖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