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城西楼上月,复是雪晴时。
寒夜共来望,思乡独下迟。
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
明日千里去,此中还别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带有淡淡乡愁的画面。"城西楼上月,复是雪晴时"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却又明净的夜晚,月亮如同洁白的雪一样洒落在寂静的楼上。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预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漠。
"寒夜共来望,思乡独下迟"这句中,“共”字表明有同行之人,但“独下迟”却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在这个清冷的夜晚,即使身边有人,诗人的情感还是无法与他人共鸣,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是这首诗的一个重要特点。
"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两句,将月亮的光辉与雪地、树梢上的霜花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这里的“幽光”、“净色”都形容了月亮和霜雪的洁白无瑕,同时也映照出了诗人心境之美。
"明日千里去,此中还别离"最后两句,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诗人面对的是一场未知而又遥远的旅程,而这里的“此中”则是他与亲友、故土告别的地方。这两句不仅是对物理空间距离的写照,更是对心灵深处割舍之痛的抒发。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雪晴景象的精妙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乡愁,以及面对未来的无奈和离别之痛。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情感上的共鸣。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
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
细泉深处落,夜久渐闻声。
独起出门听,欲寻当涧行。
还疑隔林远,复畏有风生。
月下长来此,无人亦到明。
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仙观雨来静,绕房琼草春。
素书天上字,花洞古时人。
泥灶煮灵液,埽坛朝玉真。
几回游阆苑,青节亦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