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泉深处落,夜久渐闻声。
独起出门听,欲寻当涧行。
还疑隔林远,复畏有风生。
月下长来此,无人亦到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听泉的静谧图景,表达了诗人独自徜徉于月下,寻找夜晚泉水声音的情景。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清新自然的意象。
开篇“细泉深处落,夜久渐闻声”两句,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夜景,泉水在远处轻轻流淌,随着夜色加深,声音也逐渐清晰可闻。诗人被这宁静的声音吸引,独自起身出门去聆听。
“独起出门听,欲寻当涧行”表达了诗人的行动和愿望,他希望找到泉水的源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静谧环境的向往。
然而,在“还疑隔林远,复畏有风生”中,诗人的行动遇到了困难和不安。他怀疑泉水是否离自己很远,而且害怕可能会起风,这些都是他不能立即找到泉水的声音原因。这里展现了诗人在追寻自然美景时的犹豫与不确定。
最后,“月下长来此,无人亦到明”两句,描绘了一幅月光下的孤独场景。诗人最终到达了泉水之处,但是在这宁静的夜晚,他是孤身一人,而且直到天亮也没有其他人来临。这强调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直接对话,也凸显出他内心世界的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声音和月光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追求这种生活时所面临的情感波折。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仙观雨来静,绕房琼草春。
素书天上字,花洞古时人。
泥灶煮灵液,埽坛朝玉真。
几回游阆苑,青节亦随身。
东城南陌尘,紫幰与朱轮。
尽说无多事,能闲有几人。
唯教推甲子,不信守庚申。
谁见衡门里,终朝自在贫。
江亭寒日晚,弦管有离声。
从此一筵别,独为千里行。
迟迟恋恩德,役役限公程。
回首吟新句,霜云满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