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茶头并化士(其一)

四海建溪茶,古今人所重。

惟有禅家流,端的得受用。

风穴出送行,香严用原梦。

古佛老赵州,到与不到共。

今者披秀翁,又作如是供。

阶也分化权,空生与之颂。

但得出处真,一用一切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慧空所作,名为《送茶头并化士(其一)》。诗中以茶为媒介,巧妙地融入了禅宗思想,展现了茶在古今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茶与禅宗修行之间的紧密联系。

诗的开头“四海建溪茶,古今人所重”点明了茶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无论是四海之内还是古今之间,茶都是人们重视的对象。接着,“惟有禅家流,端的得受用”则强调了茶与禅宗修行者的特殊关系,只有通过禅修,才能真正领悟茶的深意和妙用。

“风穴出送行,香严用原梦”两句,运用了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茶与禅宗修行的关系。风穴和香严是禅宗历史上的两位高僧,他们通过茶事活动,传递了禅理,体现了茶在禅修中的重要作用。

“古佛老赵州,到与不到共”一句,提到赵州古佛,他是禅宗史上著名的祖师之一,通过与赵州古佛的关联,进一步强调了茶与禅宗修行的内在联系,以及茶在禅修过程中的独特价值。

“今者披秀翁,又作如是供”则将话题转向当代,提到披秀翁,暗示了茶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以及茶在现代禅修者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阶也分化权,空生与之颂”表达了对茶文化的尊重和赞美,认为茶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能够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禅修之道。

“但得出处真,一用一切用”总结全诗,强调了茶文化的精髓在于其内在的真理和实用性,无论是在禅修还是日常生活中,只要把握了茶的本质,就能将其应用于各种情境之中,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茶这一载体,巧妙地融合了禅宗思想与茶文化,展现了茶在精神层面的深刻意义,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茶头并化士(其二)

物以甘柔趋所嗜,茶独森严正其味。

老僧得之其梦圆,张喉引喙欲谈禅。

小僧得之忘百虑,挑囊直入茶山去。

僧无老少俱喜茶,问讯武夷仙子家。

待我明年春睡醒,借尔郝源作茶鼎。

形式: 古风

送茶头并化士(其三)

三昧酒,吃便醉,坐禅时,只瞌睡。

轻轻未可悚动渠,送上茶山渠自会。

见张三,逢李四,把得便行果灵利。

一枝春信有来由,六出飞花不相类。

到秀峰,真得地,四方老衲如云至。

跨著三门酌一杯,换却眼睛拈却鼻。

铁面老禅今健否,家居道旧想安然。

饭香苦忆伊蒲馔,井冽还思甘露泉。

形式: 古风

送茶头并化士(其四)

真斗九汤云起雪,贡馀径寸玉无瑕。

春寒不念山中事,岁岁封题记我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送茶头并化士(其五)

瓦盆雷动千山晓,横岭香传两袖风。

添得老禅精彩好,江西一吸兔瓯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