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一首(其五十八)

九重深密视听难,玉殿琼楼宿雾攒。

燮理尽归臣相事,轮王不戴宝花冠。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翻译

重重宫殿深藏其中,视听难以触及,只有玉砌的殿堂和琼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朝廷的治理事务都交给臣子们处理,连轮王也不再佩戴象征尊贵的宝花冠。

注释

九重:形容宫殿众多,层次深邃。
视听难:指外界的声音和景象难以进入。
玉殿琼楼:形容华丽的宫殿。
宿雾攒:早晨聚集的雾气。
燮理:古代指治理国家,调和阴阳。
臣相事:指宰相等高级官员的职责。
轮王:古印度神话中的转轮圣王。
宝花冠:象征权力和尊贵的皇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宫廷景象。"九重深密视听难",通过“九重”和“深密”,传达出宫禁森严、深不可测的信息,暗示了皇宫内部的隐秘与威严。"玉殿琼楼宿雾攒"则运用了瑰丽的意象,将宫殿比喻为玉质和琼瑶建造,夜间被宿雾缭绕,增添了神秘与仙境般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权力结构:“燮理尽归臣相事,轮王不戴宝花冠。”燮理,古代指治理国家,这里暗指皇帝将政务交由臣相处理,自己则保持超然地位,不再佩戴象征皇权的宝花冠。这表达了对君主制度中君权神授与宰相辅政理念的微妙描绘,透露出一种禅让与权力分化的哲学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宫廷为背景,寓言般地探讨了权力的运作与分配,以及理想中的政治秩序,体现了宋代理学影响下的禅宗诗人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12)

释子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一首(其二十七)

拾得疏慵非觉晓,寒山懒惰不知归。

声前一句圆音美,物外三山片月辉。

形式: 偈颂 押[微]韵

颂古一○一首(其二十三)

淘金岂假披沙得,不触波澜犹费力。

露柱三更忽放光,此时未审何人识。

形式: 偈颂 押[职]韵

颂古一○一首(其五十九)

盲聋瘖哑迥天真,眼似眉毛道始邻。

昨夜东君潜布令,黄莺啼处绿杨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一○一首(其五十一)

清风吹动钓鱼船,鼓起澄波浪拍天。

堪笑锦鳞争戏水,到头俱被钓丝牵。

形式: 偈颂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