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巢为马仲良赋

马鞍山高数千尺,考槃之阿环大泽。

梅花为屋雪为巢,窗户玲珑虚室白。

诸公衮衮登云梯,若人奚独能幽栖。

澹然素志绝华藻,要令朴俗还标枝。

蓝关策马官远谪,居延牧羝毡尽齧。

何如雪饮乐巢居,更与党家风味别。

梨云无梦亲如许,膝上儿郎赋冰柱。

此生此乐慎勿移,听取龟巢老人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的《雪巢为马仲良赋》,以马鞍山为背景,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雪中筑巢而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

诗中首先描述了马鞍山的高耸与大泽的环绕,接着引入了隐士的居所——以梅花为屋,以雪为巢,窗户玲珑剔透,室内洁白如雪,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赞美了隐士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志趣。

接下来,诗人将笔触转向了世俗社会的对比,以“衮衮登云梯”的诸公来反衬隐士的独善其身。通过“幽栖”二字,进一步强调了隐士远离尘嚣、静心自守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隐士淡泊名利、不事雕琢的朴素志向的赞赏,认为这种生活态度有助于矫正社会的浮华风气。

随后,诗人通过“蓝关策马官远谪”和“居延牧羝毡尽齧”这两句,巧妙地引用历史典故,暗示了隐士可能曾经历过的仕途坎坷或流放生涯,但最终选择了回归自然、安于简陋的生活。这不仅体现了隐士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其坚韧不拔、坚守自我精神的钦佩。

最后,诗人以“何如雪饮乐巢居,更与党家风味别”一句,直接赞美了隐士在雪中饮酒、乐于巢居的生活情趣,以及与普通百姓不同的生活韵味。通过“梨云无梦亲如许,膝上儿郎赋冰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画面,以及他们共同创作冰柱艺术的温馨场景,体现了隐士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手法,不仅展现了隐士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隐士人格魅力的赞美。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元末明初文人对于自然、淡泊与真挚情感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许西溪

忆昔送别黄花秋,乌纱破帽霜满头。

别来作诗屡问讯,梦中载酒时遨游。

兵戈同历十二载,鸺鹠夜啼云霭霭。

全家老稚幸逃生,又阅桑田变沧海。

启荣之乐今有馀,勿谓比荣年不如。

岘山一望三太息,襄阳耆旧晨星疏。

形式: 古风

次韵自述

百年有限耻求仙,数口无饥赖薄田。

菰米熟来连日雨,菊花开到小春天。

方从易外穷羲画,无复诗中泥郑笺。

客至酒杯时一举,开笼放鹤舞蹁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夜潮图

昔余夜醉钱塘酒,看潮八月中秋后。

银山涌出海门来,潮声殷若雷霆吼。

此图之作知几年,当时景物皆依然。

云山两岸澹笼月,雪岸一江高拍天。

一观顿觉毛发立,再观祇恐衣裳湿。

扁舟渔子任掀舞,别渚鸥凫自翔集。

奔腾澎湃无足惊,人间平地风波生。

乘桴尼父果浮海,从游我欲跨长鲸。

形式: 古风

张仁兄弟濠梁蒙恩还乡

客行二月初三日,诗到千墩寄二难。

且喜江南春气早,不闻濠上雨声寒。

花时多酿酴醾酒,芳馆重修芍药栏。

往事真成塞翁马,正须招集笑相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