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简上人赋古色轩(其二)

小舟咿哑渡横塘,十里秋畦粳稻香。

莫怪雨声惊客梦,要催诗句入行囊。

重过蘋水波浮绿,遥见菊篱花正黄。

佳节莫论重九后,舣篷独酌汎茱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小船发出轻微声响穿过横塘,十里稻田弥漫着秋天的稻香。
不要责怪雨声惊扰了你的梦境,它是在催促诗篇装进行囊。
再次经过萍水,水面泛起绿色涟漪,远远看见菊花篱笆上花开正黄。
美好的节日不只限于重阳之后,停船独自饮酒,品味茱萸美酒。

注释

小舟:指代船只。
咿哑:形容船只行驶时发出的声音。
横塘:池塘或河流名。
十里秋畦:十里的稻田。
粳稻:一种黏性较大的稻米。
莫怪:不要怪罪。
雨声:下雨的声音。
客梦:旅行者的梦。
诗句:写成的诗篇。
行囊:旅行者随身携带的包裹。
重过:再次经过。
蘋水:含有浮萍的水面,可能指代某处地名。
波浮绿:水面泛起绿色波纹。
菊篱:种有菊花的篱笆。
花正黄:菊花盛开,颜色金黄。
佳节:美好的节日。
重九后: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之后。
舣篷:停船靠岸。
独酌:独自饮酒。
汎茱觞:泛舟饮酒,用茱萸泡制的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谌的作品,名为《为简上人赋古色轩(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其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

“小舟咿哑渡横塘”,表现了诗人乘坐一只小船,缓缓地穿过水平静的水塘的情境。“十里秋畦粳稻香”则描绘了秋天丰收的景象,稻谷熟成散发出阵阵清香。

“莫怪雨声惊客梦,要催诗句入行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不要让突如其来的雨声打扰旅途中的客人,而是要迅速将诗句收入囊中,可能是在强调文学创作的紧迫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重过蘋水波浮绿,遥见菊篱花正黄”,这里的“蘋水”指的是茂密的藻类植物生长的水域,而“菊篱花正黄”则是秋天菊花盛开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佳节莫论重九后,舣篷独酌汎茱觞”,诗人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不必过多纠结于某个特定时刻(可能指的是中秋节后的第九天),而是要专注于当前的生活。这里的“舣篷独酌”意为独自品酒,表达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孤独之美的情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与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73)

王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友人招饮

故人邀我共清樽,蹑屐归来已半醺。

无限雨声供醉笔,一窗灯影共谁分。

铜瓶火煖鸣天籁,宝鼎香残拂岫云。

今夜梦魂清更甚,扁舟冷伴白鸥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乍归

去日犹残雪,归来夏气清。

闲随白云出,看到绿阴成。

野色供诗料,山光快客情。

路逢乡父老,驻足问行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北林

经行到北林,此地转惊心。

小市鱼虾贵,荒村竹树深。

帆樯侵柳影,罾屋占溪阴。

诗罢还飞去,沙鸥识苦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归山

特地扪萝入翠微,杨花故故点征衣。

游人尽逐暮光去,野老独携山色归。

拟泛银涛浮浩渺,难寻玉貌问芳菲。

吴亡越伯浑休问,且买清樽送落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