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二首(其三十二)

栗蓬吞得有何难,更教吐出又心酸。

吞吐得来休嚼碎,南辰光射北辰寒。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翻译

吞下这颗栗蓬有何困难,还要让它再吐出来却令人心酸。
不要过分咀嚼,让事情自然发展,就像南辰的光芒照射向寒冷的北辰。

注释

栗蓬:可能指代某种难以消化或象征性的事物。
吞:这里指接受或承担。
嚼碎:比喻深入分析或过分处理。
南辰:中国古代天文中的南方之星,代表温暖和光明。
北辰:北方之星,象征寒冷和未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明辩所作的《颂古三十二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中以栗蓬为象征,表达了对某种境遇或情感的深刻体验。"栗蓬吞得有何难",形象地描述了面对某种艰难之事,人们可能觉得接受和处理起来并不算太困难。然而,"更教吐出又心酸",意味着一旦尝试去表达或释放这些感受,却会带来内心的痛苦和酸楚。

"吞吐得来休嚼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复杂的情绪,吞下时虽然艰难,但保持完整不失为一种策略;而试图剖析或咀嚼(嚼碎)则可能使痛苦更为剧烈。最后两句"南辰光射北辰寒",运用星辰的意象,暗示内心深处的寒冷与孤独,即使有光明(南辰)照耀,也无法完全驱散那种来自内心的寒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苦涩与无奈,以及在承受和表达之间挣扎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62)

释明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十二首(其三十一)

试问人间有底忙,好将春事报春光。

直饶日日花前醉,一季都来九十场。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三十二首(其二十九)

老将高提白玉鞭,双驹一策去翩翩。

古今得失论量底,空看西山暮雨前。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三十二首(其二十八)

微酸梅子始生仁,莺老花残迹已陈。

一夜南风移斗柄,明朝烟柳不关春。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颂古三十二首(其二十七)

高安滩头百杂碎,象骨峰前眼搭痴。

敢道鼓山无鼻孔,丛林千古笑嘻嘻。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