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越对督学退斋林公致祭令先翁西麓公于名宦祠的回应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庙木在清晨凉爽的露水中显得更加挺拔,展现出一种孤高的风韵,暗示了林公的高尚品格与影响力。接着,诗人表达了贤能之人所到之处,英灵之气依然存在,情感真挚之时,内心难免会感到悲伤,这既是对林公的怀念,也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岂以佳城悲隔绝”,这句话表明诗人并不因林公已逝而感到悲伤,而是相信精神的连接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接着,“信于明德奠馨香”则强调了对林公高尚品德的敬仰与纪念,通过献上香火来表达敬意。
最后,“试将名教权轻重,已为吾人布肾肠”这两句,诗人借由探讨名教(即儒家伦理道德)的权衡,表达了林公的教诲已经深深影响了后人,如同温暖的关怀一般,深入人心。整首诗通过对林公的追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先贤的崇敬与传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