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道中作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

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

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

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

谷深烟壒净,山虚钟磬长。

念此清境远,复忧尘事妨。

行行即前路,勿滞分寸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楚地风俗季节变换迟,初冬时节才见霜降临。
早种的庄稼半数已结果,傍晚时分河水带凉风。
遥想云雾缭绕的山寺,峰峦隐约似乎在互望。
松林间的小道连接官路,泉水脉脉通向僧侣房。
微露的上弦月挂天边,夜幕初降焚香轻烟起。
深谷中烟尘消散空气净,空旷山中钟声与磬音悠长。
想到这清静之地如此遥远,又忧虑尘世杂务来相扰。
步步前行即将踏上前方路,切莫耽误丝毫宝贵时光。

注释

楚俗:楚地的风俗习惯。
物候晚:季节变化比其他地方晚。
孟冬:初冬,农历十月。
早农:早播种的农田。
华实:开花结果。
夕水:傍晚的河水。
风凉:带有凉意的风。
遐想:远想,遐思。
云外寺:云雾缭绕的远处寺庙。
峰峦:山峰和连绵的山峦。
松门:松树环绕的门,指寺庙入口。
官路:官府修建的道路,泛指大路。
泉脉:泉水的源头或流动路径。
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八的月亮,呈半圆形。
初夜香:夜晚开始时焚烧的香。
谷深:深邃的山谷。
烟壒:烟尘和尘埃,这里指污染。
山虚:山中空旷,寂静。
清境:清静的环境或境界。
尘事妨:尘世的事务妨碍。
行行:连续行走,前进。
前路:前方的路,未来的道路。
勿滞:不要停留或拖延。
分寸光:一点点的时间,比喻短暂的光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寺庙的秋夜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内心的宁静。诗中“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表明南方的季节变化较晚,此时正值初冬,天气刚开始转凉。接着,“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则形象地描绘了乡间的收获和溪流的清冷。

在“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中,诗人展现了对远方寺庙的向往,以及山峦之间的辽阔景色。紧接着,“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具体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其中松树成荫,溪流潺潺,与官道相连,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

诗人在“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中捕捉了夜晚明月初升和寺庙中的香烟袅袅的情景。接下来的“谷深烟壒净,山虚钟磬长”则增添了一份幽静与古远的氛围。

最后,“念此清境远,复忧尘事妨”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好景色的怀念,同时也对世俗纷扰的担忧。结尾的“行行即前路,勿滞分寸光”则是诗人鼓励自己要继续前进,不要浪费时间,每一刻都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以及对于尘世烦恼的超然物外之情。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会真诗三十韵

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

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茏。

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

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

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

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濛濛。

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栊。

宝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

言自瑶华浦,将朝碧帝宫。

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东。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

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

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

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

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

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

华光独冉冉,旭日渐曈曈。

警乘还归洛,吹箫亦上嵩。

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

羃羃临塘草,飘飘思渚蓬。

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

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形式: 排律

刘氏馆集隐客归和子元及之子蒙晦之

湿垫缘竹径,寥落护岸冰。

偶然沽市酒,不越四五升。

诗客爱时景,道人话升腾。

笑言各有趣,悠哉古孙登。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华之巫

有一人兮神之侧,庙森森兮神默默。

神默默兮可奈何,愿一见神兮何可得。

女巫索我何所有,神之开闭予之手。

我能进若神之前,神不自言寄予口。

尔欲见神安尔身,买我神钱沽我酒。

我家又有神之盘,尔进此盘神尔安。

此盘不进行路难,陆有摧车舟有澜。

我闻此语长太息,岂有神明欺正直。

尔居大道谁南北,恣矫神言假神力。

假神力兮神未悟,行道之人不得度。

我欲见神诛尔巫,岂是因巫假神祜。尔巫,尔巫。

尔独不闻乎?与其媚于奥,不若媚于灶。

使我倾心事尔巫,吾宁驱车守吾道。

尔巫尔巫且相保,吾心自有丘之祷。

形式: 古风

后湖

荆有泥泞水,在荆之邑郛。

郛前水在后,谓之为后湖。

环湖十馀里,岁积潢与污。

臭腐鱼鳖死,不植菰与蒲。

郑公理三载,其理用喣愉。

岁稔民四至,隘廛亦隘衢。

公乃署其地,为民先矢谟。

人人傥自为,我亦不庀徒。

下里得闻之,各各相俞俞。

提携翁及孙,捧戴妇与姑。

壮者负砾石,老亦捽茅刍。

斤磨片片雪,椎隐连连珠。

朝餐布庭落,夜宿完户枢。

邻里近相告,亲戚远相呼。

鬻者自为鬻,酤者自为酤。

鸡犬丰中市,人民岐下都。

百年废滞所,一旦奥浩区。

我实司水土,得为官事无。

人言贱事贵,贵直不贵谀。

此实公所小,安用歌裤襦。

答云潭及广,以至鄂与吴。

万里尽泽国,居人皆垫濡。

富者不容盖,贫者不庇躯。

得不歌此事,以我为楷模。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