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

仙人初剪水,欲下复迟迟。

半夜忽自落,东风竟不知。

无香黏客袖,有意补春枝。

却忆江南柳,飘绵送子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仙人刚刚剪裁过水面的月光,想要落下却又犹豫不决。
深夜里忽然自己飘落下来,连东风都不知道这变化。
它没有香气沾染行人的衣袖,却有意填补春天的树枝。
回想起江南的柳树,它们在飘飞的絮絮中仿佛在为离别之人送行。

注释

仙人:指传说中的仙人或者月亮。
迟迟:犹豫不决的样子。
东风:指春风。
竟:竟然。
无香:没有香气。
有意:有心,有意图。
江南柳:指江南地区的柳树,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子时:古代十二时辰之一,指夜晚11点至凌晨1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雪意象,通过仙人剪水的奇妙比喻,展现了雪花飘落的神秘与自然之美。诗中“欲下复迟迟”表达了雪花似乎在犹豫,不知何时会落下,而“半夜忽自落”则突显了雪的突然和意外。“东风竟不知”暗示着这场雪与通常引发降水的东风无关,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无香黏客袖,有意补春枝”中的“无香”可能指的是雪花本身没有香气,而“黏客袖”则描绘了雪花轻盈地附着在衣袖上的情景。“有意补春枝”表达了诗人对补救春天植物因寒冷而受损的美好愿望。

最后两句“却忆江南柳,飘绵送子时”则将思绪转向了江南的柳树,以及柳絮在春风中轻盈飘落的情景。这里的“子时”指的是夜晚十一点至一点,这个时间段被赋予了一种安静与美好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雪花、自然和季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与感悟,以及他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向往。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雪晴

腊尾春头半月期,寒欺人日雪销迟。

才升晴旭扶桑树,便拂东风细柳枝。

和气满城真可掬,丰年击壤已先知。

侏儒温饱皇天赐,行续中和乐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黄渚舟中(其一)

夕晴殊可喜,小作川原游。

水岸菰蒋合,野田鸿雁留。

云烟易得晚,城市那知秋。

落叶塞破屋,逃亡令我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喜晴

新岁连朝喜遇晴,宜人宜谷最关情。

郊原尚觉春光薄,市井先传米价平。

趁暖飞虫生灭易,向阳征雁去留轻。

北门冷掾无公事,閒看官梅野柳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喜晴复雨

早起方誇甲子晴,夜分忽又似盆倾。

黑云冉冉连灯暗,白浪滔滔与岸平。

芹未出泥先有燕,花都委地尚无莺。

东桥沙觜多舟楫,直下荆溪不待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