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邕管察推陈仲辅(其一)

阑干一幅鹅溪绢,中有五箴排小篆。

古字今文认未了,火剂针铓俱瞑眩。

平生卷轴有膏肓,首尾年来逾错乱。

剩储药物走医门,掉头呕冷不下咽。

一落泥头千丈强,谢君欲拯非手援。

银钩小变科斗文,挂我床头星斗烂。

退之处士阳冰手,驱逐习气车轮转。

光芒照耀肝胆醒,两眼频看泪如霰。

门前恶草锄又生,我病七年行复玩。

会须著意课儿童,日日床头诵千遍。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幅阑干鹅溪绢,上面排列着小篆五箴。
古字今文辨识未完,仿佛针灸疗法使我头晕目眩。
一生珍藏的画卷,如今已病入膏肓,前后顺序混乱不堪。
剩下的药方奔走求医,却无法吞咽那冰冷的药汁。
一旦失落,价值倍增,你的帮助虽大,但我自救无术。
银钩勾勒出科斗文字,挂在床头,犹如繁星点点。
阳冰的手艺退居幕后,驱散陈规陋习如同车轮转动。
光芒照亮内心,让我清醒,频频凝视,泪水如霰落下。
门前杂草锄不尽,病痛缠身七年,只能勉强欣赏。
我决定教导孩子们,让他们每日床头朗诵千遍。

注释

阑干:栏杆。
鹅溪绢:一种高质量的丝织品。
小篆:秦朝时的文字。
火剂针铓:古代医疗术语,形容治疗手段。
膏肓:比喻病情严重,难以治愈。
掉头呕冷:形容无法吞咽药物。
科斗文:古文字的一种,形状弯曲像蝌蚪。
阳冰手:指擅长书法的阳冰。
车轮转:比喻事物循环往复。
泪如霰:形容泪水如细小的冰雹。
恶草:形容杂草丛生。
会须:必须,应当。
课儿童:教导儿童学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面,诗人以鹅溪绢为载体,书写了五条规诫(五箴)的小篆,字体古老而难以辨识。诗人感叹自己对古文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甚至感到头晕目眩。他自嘲平生珍藏的卷轴如同有病根,近年来愈发错乱无序,只能求助于医生。他对陈仲辅的期待并未得到回应,反而觉得自己的问题无法轻易解决。

诗人将书写的规诫比喻为挂在床头的科斗文,如同繁星点点,但未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他提到一位名叫阳冰的退隐之士,试图通过书法的力量驱散他的习气,却未能彻底治愈。尽管如此,光芒仍照亮了他的内心,让他有所警醒。然而,门前的杂草依旧丛生,诗人病痛缠身,只能自我安慰,希望将来能教导儿童每日诵读这些规诫。

整首诗以个人的读书体验和感受,表达了对知识传承与个人修养的思考,以及对朋友帮助的期盼。

收录诗词(4)

陈鹏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明妃引

骊山举燧因褒姒,蜀道蒙尘为太真。

能遣明妃嫁夷狄,画工原是汉忠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其四)

层崖缘石涧,孤树耸危桥。

海色侵衣袂,松风破泬寥。

佛门苔藓古,山寺薜萝饶。

回首斜阳外,神仙未可招。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其三)

绝巘云霄外,嵯峨杳霭间。

云将山岫湿,鹤伴月华閒。

流水溪溪静,琪花树树殷。

攀跻犹未得,清梦绕禅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蒋洋道中望太姥山四首(其二)

望里仙踪渺,烟霞沧海东。

径迷丹灶外,人转大还中。

虬偃千林日,鸾吹一夕风。

停骖迟太姥,蓝水洗尘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