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奸峭互陈,对面千里。
有人寄僧过夏,南山大开东閤,彼此出家儿。
这首诗以禅宗的口吻,描绘了一幅奇特而深邃的画面。"奸峭互陈,对面千里",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距离放大到极致,暗示了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和误解。"有人寄僧过夏",引入了一个僧人作为观察者和参与者,他或许是在寻求心灵的解脱或是对现实的反思。
"南山大开东閤",这里的南山象征着自然界的宁静与深远,东閤则可能是僧人修行的所在,暗示着一个与世隔绝、追求内心平静的空间。"彼此出家儿",强调了僧侣们共同的修行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自然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如何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它不仅反映了宋代禅宗思想的深刻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有三尺剑可以谒赵国,无千里眼难以见悬丝。
巍巍堂堂,三界大师。
梦里升兜率,阎浮待下生。
不须呈懵袋,亚毒已流行。
闭户复携锄,云深路更迂。
须知形影外,肝胆向人输。
飕飕崖溜静边闻,到此仙凡咫尺分。
鹤驾朝真何日返,洞门终日锁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