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在闰中秋之夜,诗人与友人在碧园中饮酒赏月的情景。首句“瑶台此夕望弥新”以瑶台喻指碧园,表达出对这特殊夜晚景色的赞叹。次句“漫欲高飞问玉轮”,诗人欲乘兴而上,直入月宫,形象地表达了对月亮的向往之情。
接着,“天与山园留飒爽,月随好客振精神”两句,写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山园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清爽,月亮也似乎因好客而更加精神焕发。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营造了一种温馨、愉悦的氛围。
“衣沾桂气香逾远,盏落蟾光影更真”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桂花的香气随着月光的照射,愈发浓郁,仿佛能飘得很远;而酒盏中的月影,也因为月光的照耀而显得更加真实、清晰。
最后,“忽忆前朝登眺处,边云满目正愁人”两句,诗人由眼前的美景联想到往昔登高远眺的情景,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忧愁。这里的“边云”可能象征着远方的忧愁或离别之感,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欢聚之情,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思,富有情感深度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