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度寒光影瘦疏,风传清籁韵虚徐。
幽人宴坐蒲团稳,读罢儒书读佛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竹斋的独特氛围。首句“月度寒光影瘦疏”以月光洒在竹林间,光影显得细瘦而稀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夜晚景象。次句“风传清籁韵虚徐”,风吹过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节奏缓慢而悠扬,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接着,“幽人宴坐蒲团稳”,诗人将自己比作隐居的高士,在竹斋中安然地坐着,蒲团稳固,暗示了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最后,“读罢儒书读佛书”,表达了诗人既遵循儒家的道德规范,又追求佛教的智慧解脱,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心境的展现,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精神风貌。
不详
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霜凋群木雁横空,宴坐茅茨促膝容。
忽有新诗来眼底,巉临绝岸倚孤峰。
观心要与月同明,觅句应须水样清。
老去不妨文豹隐,郎君已见角犀盈。
畏日炎风是处同,使君闵闵甚三农。
新诗仰看奔牛堰,好雨忽迷回雁峰。
千里祇今被膏泽,一堂行见会云龙。
由来肤寸沾天下,衡岳英灵等岱宗。
终当计勇决,湖山足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