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拾得的作品,体现了禅宗对空性的理解和追求。诗中的“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逻辑与空间概念的境界,没有时间上的流动,也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这是禅学中常讨论的“真如”或“实相”的状态,指的是万物的本质和真理,是超然于一切对立面的绝对真实。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天”则形象地描绘了一颗没有任何污点的晶莹珠宝,象征着心灵的清净和智慧的光芒。这里,“水精”指的是晶莹剔透如同水一般纯净的宝石,而“瑕翳”则是瑕疵、污点的意思。“光明透满出人天”表达了这种清净之心所发出的智慧光芒,照亮了尘世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达到精神至高无上的境地。
不详
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
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
归来翠岩下,席草玩清流。
壮士志未骋,猕猴骑土牛。
三界如转轮,浮生若流水。
蠢蠢诸品类,贪生不觉死。
汝看朝垂露,能得几时子。
闲入天台洞,访人人不知。
寒山为伴侣,松下啖灵芝。
每谈今古事,嗟见世愚痴。
个个入地狱,早晚出头时。
古佛路凄凄,愚人到却迷。
只缘前业重,所以不能知。
欲识无为理,心中不挂丝。
生生勤苦学,必定睹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