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沈次卿学正

洛学传当代,家声属此翁。

一生无世味,万事与人同。

恨不师前郑,欣尝客阿戎。

宜铭千古意,岂在语言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洛学的精神流传于当世,家族声誉归功于这位老者。
他一生没有世俗的趣味,对世间万事都与众人相同。
遗憾未能向先贤郑氏学习,却有幸与宾客阿戎交流。
他的思想应当永载史册,重要的并不在于言辞的华丽。

注释

洛学:指洛阳学派或者当时的学术流派。
翁:老人。
世味:世俗的趣味或追求。
师:效仿,学习。
郑:指历史上的人物郑某,具体未明。
阿戎:可能是朋友或宾客的名字。
铭:铭记,刻写。
语言工:言辞华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沈次卿学正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沈次卿学问深厚、家风传承的敬仰,赞扬他一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深沉的道德修养。诗人遗憾未能向沈次卿学习更多的知识,却有幸与他交往,感到荣幸。最后,诗人认为沈次卿的精神将永载史册,而非仅仅在于言辞的华丽,强调了他的品格和思想的深远影响。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沈虞卿侍郎(其二)

嗜古真成癖,摩挲笑眼开。

断编遗汲冢,名篆出秦台。

□□缘应尽,云山唤不回。

凄凉子云宅,问字有谁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挽沈虞卿侍郎(其一)

官重元非好,思閒乐有馀。

生儿早传业,课女夜抄书。

时事方关念,归怀不遂初。

经纶缘未了,天意盍留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周宣义

无酒浇陈草,将诗刻隧碑。

遗名从此在,真意竟谁知。

教子还馀事,周人亦有时。

忆尝从夜话,欲去更迟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林承信

重交宁问田安在,急义固于官不知。

膴仕幸多花萼好,幽栖宜与竹林期。

床头周易吾将老,案上楞严晚得师。

此意自应天予后,峄阳未琢长孙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